本帖最后由 duo点 于 2023-6-25 15:02 编辑
工作和人生道路有七个层次,古人用“奴、徒、工、匠、师、家、圣”来比喻:
奴--非自愿工作,需要被人监督; 徒--能力不足但自愿学习; 工--老老实实按规矩做事; 匠--精于一门技艺; 师--掌握规律,并传达给别人; 家--有信念体系,让别人生活的更美好; 圣--精通于事理,通达万物,为民立命。
我们反躬自问,我们到底所处哪一层级?又想最终达到哪一个层级?
我们大部分人都无法在这短暂的一辈子成为最后的“圣”,但并不妨碍对于伟大美好愿景的向往和追求,就像君子是***的彼岸,君子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虽然达不到,但并不妨碍追求成为君子的心。
古代社会有这些身份的等级划分,同样对于企业也有相应的等级划分。如果按照这个分级,你的企业达到了哪个层次呢?为何说大多数企业都处在“奴”这一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颖电子从初创做到领军的程度,并如何跨越每个层级的。
中颖电子1994年在上海成立,当时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以开发显示屏驱动芯片为主,明显属于“奴”的层级。2003年,公司进入MCU(单片机)领域。MCU 是把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把内存 、计数器、USB、A/D 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 LCD 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内部组成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 I/O 接口、定时器、中断系统、特殊寄存器等;处理功能类似于小型 CPU。那么MCU主要应用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家用电器。
在2003年的时候,国内的家电MCU市场主要由台资企业和日资企业占领,台资企业主要有盛群、义隆、松翰,日资企业主要是瑞萨。当时,中颖电子上下都有产业报国之心,为了国家发展,必须生产出中国自己的家电MCU。到2017年,中颖电子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20%。见下图。 家电MCU近年有一个风口,就是智能家电。各类家电逐渐向智能化和变频化发展,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整体家电行业。近几年白电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频高端空调,而在小家电中出现了智能音响、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化和变频化推动家电 MCU 持续升级换代,对 MCU的架构、性能和单机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据调研机构 Statista 的数据,预计全球智能家电的市场规模将从2022 年的 442.5 亿美元成长到 2026 年的 765.6 亿美元,四年复合增长率达15%。同期,全球家电的市场规模将从 5871 亿美元成长到 7413 亿美元,四年复合增长率达 6%,智能家电的复合增速远高于行业增速。
MCU 按照采用的 CPU 不同,可分为 8/16/32/64 位不同系列。其中常见的有以 8051 为代表的 8 位处理器 MCU以及以 ARM Cortex-M系列为代表的32 位处理器。处理能力不同的 CPU,提供不同的计算处理性能和运算频率。8 位、16 位 CPU 相比 32 位、64 位 CPU,在功耗、面积上占有优势,但处理性能较弱。
智能+小家电推动MCU由 4/8位向32位过渡。传统家电因为功能单一,以 4 位、8 位的中低端MCU为主。近年来,小家电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各类传统小家电逐步衍生出智能+版本,如智能音响、智能电水壶等,他们在传统家电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可视化以及物联网等功能,也因此对 MCU的运算能力、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6/32 位 MCU在小家电的市占率开始逐渐提升。 受益于小家电智能化浪潮,公司小家电 MCU由低端低毛利产品向高端过渡。过去几年来 MCU 的升级换代不大,主流 MCU 多采用 8 寸 0.11um 以上的成熟制程。未来整体家电市场有望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同时预期2022 年生活电器及厨房家电 MCU市场供需趋向平衡,公司响应市场变化,策略性的放弃了一些低阶和低毛利率的市场,将产品线向高端化倾斜,已率先在小家电产品端量产32 位 MCU。可以说,中颖电子现在的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颖电子已经从“奴”的级别上升到“家”的级别。之所以有这样的提升,是因为有一个关键的节点,就是公司201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中颖电子通过IPO,获得了足够的资金,以及后续在深交所再融资,充分支持了研发工作。研发工作具有资金密集,周期漫长的特点,没有大量不用偿还的资金,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对于科技企业,必须上市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