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时机已经成熟了吗?
对于任何新技术,特别是一项开放标准,人们总是会问“时机已经成熟了吗?”这样的问题,Mike Eftimakis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在Codasip,我们甚至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正是RISC-V被广泛采用来开发各种应用的黄金时代,不采用RISC-V是否风险太大?”他认为未来5年内,RISC-V除了继续在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领域大有作为外,也将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汽车电子、自动驾驶行业中持续拓展,随着该技术和应用的继续演进,RISC-V定制化、定制计算、以及硬件/软件协同优化将成为新的趋势。
其实,在RISC-V出现之前,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指令集架构,比如DEC(PDP-11、VAX、Alpha)、英特尔(i960、i860、Itanium)、IBM 360、MIPS、SPARC、Arm等等,各自**跌宕起伏,一些开放架构在热闹了一阵之后又趋于沉寂,甚至是消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杨静分析称,指令集架构的成败与否,更重要的是看生态,从底层软件、工具链,到芯片、操作系统,再到上层应用和落地场景,软硬件生态越完善,企业越愿意采用,市场才会响应和认可,最终才能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随着SoC规模的增大,内部指令集越来越碎片化,涉及应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无线电/音频DSP、安全处理和电源管理等多个领域,而且每个指令集还拥有独立的软件堆栈,复杂且缺乏灵活性。Krste Asanović教授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业界需要一个稳定、免费、开放的指令集,而这正是RISC-V诞生的背景。
“开放指令集架构的确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RISC-V能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这跟社区的支持、参与、自主创新和市场需求密不可分。”Mike Eftimakis指出,我们从那些消亡的ISA架构中得到教训之一,就是“它们并没有全心致力于取代现有的和成功的架构”。相比之下,RISC-V拥有一个强大且积极的全球社区,包括学术界、工业界和开发者社区等,这些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推动了RISC-V的发展和标准化工作。
与此同时,RISC-V社区采用了开放、透明的决策过程,促进了合作和知识共享,这对于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非常重要。而在自主创新和市场需求方面,RISC-V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现代计算需求,它提供了灵活性、可定制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Krste Asanović教授强调,变化之所以发生,不仅仅是更快的运行速度和更低的功耗,而是因为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一切——人们可以首先选择ISA,然后选择供应商或构建自己的内核,无需获得许可即可添加自己的商业扩展,相关的学术和开源生态系统可以围绕单一开放标准进行整合和共享。
3.定制化芯片或成未来方向
另一个对RISC-V有利的趋势是半导体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即大型商业公司开始减少对芯片公司标准器件的使用,转而致力于构建自己的差异化、定制化芯片系统,从苹果、亚马逊、谷歌、三星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客户端产品,到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的云服务器,再到汽车领域的特斯拉、Waymo、Cruise等,都是如此。
这是因为摩尔定律每年对通用型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幅度,已经从1989-1999年的52%跌落到目前的3.5%甚至更低,芯片无论是从提升工艺还是从增加集成度方面来看,已经达到物理极限,“一颗芯片打天下的故事再也编不下去了”。后摩尔时代,如何提升硬件效率,实现架构创新,通过应用驱动芯片设计,成为定制化芯片诞生的三要素。
垂直领域的芯片定制化特点是针对应用领域做优化的处理器架构(DSA, 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并形成核心技术,再借助软件工程及互联网概念,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决定软件、协议栈和算法,实现从应用到芯片的全栈优化。Krste Asanović教授将其称之为“Vertical Semiconductor”(垂直半导体)时代,认为对于垂直设计团队而言,使用RISC-V可以避免当前SoC必须使用专有ISA造成的IP供应商碎片化影响。换句话说,当所有内核都是RISC-V架构时,强大的兼容性和通用的软件、工具栈将成为巨大优势。
一个代表性的合作案例,是当SiFive 刚刚发布高性能应用处理器系列时,三星和高通就率先宣布与之合作,谷歌也采用SiFive Intelligence X280作为其TPU中的协处理器。而不久前由谷歌、Intel、高通、平头哥等13家企业发起的全球RISC-V软件生态计划“RISE Project”正在 RISC-V上加速Android的优化,这将为RISC-V带来Android的庞大生态优势创造条件。
Codasip方面也强调称,“未来在于定制计算”。为此,该公司不仅提供可定制的、经过验证的RISC-V IP,还提供包括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工具Codasip Studio和CodAL(Codasip自有架构描述语言)在内的工具和语言,利用软/硬件协同优化和定制计算解决方案,以及强有力的方**、工具和IP,充分解锁RISC-V作为开放标准的潜力。
整体来说,DSA往往与企业的计算需求直接相关,这是完全标准化的处理器难以满足的市场缺口,也给新兴架构RISC-V提供了新的机会。RISC-V软硬生态都在发展当中,更容易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制优化,由此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比如安全特性、AI运算、高能效等等。但能否经过市场验证从而形成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的良性循环,是DSA面临的挑战,这也依赖于整个RISC-V大生态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