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eiyaolei 于 2024-9-5 20:05 编辑
在硬件设计时,飞线操作确实是一项既考验技术又需要细致耐心的技艺。它不仅是对设计错误的补救措施,有时也是原型验证阶段快速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飞线是硬件工程师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多学会飞线。
下面我分享一些个人经历的心得以及遇到的有趣或挑战性的飞线案例。
从事硬件工作好多年了,那个时候刚对硬件设计没有什么经验时,我记得有一次,由于设计疏忽,多个关键信号线在PCB布局时未能正确连接,当时不知道画图软件可以DRC检测这个功能,也没有特别的仔细检查,结果导致不得不在板上飞线,这些飞线刚始觉得没有几个,后面调试多了,就交错纵横,宛如电路板上的迷宫,不仅视觉上复杂,而且极大地增加了维护和故障排查的难度,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前期设计和验证的重要性。特别是有一年,对音响的板子设计之后,感触就特别的深,一定要检查清楚才能发出去打样。
后面还有一次在高度集成的板上,由于空间有限,飞线需要跨越较大的距离且不能干扰到其他元件或走线。我曾在一块高密度FPGA开发板上,用极细的漆包线“走钢丝”般地在两个相距较远的引脚间架起了一座“桥”,这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所以对手法还是有一定的要求,飞线,需要控制,要飞的漂亮一些。
现在飞线总的来说,在出样品的时候追求美观和整洁的项目中,我尝试使用与电路板颜色相近的细线进行飞线,并通过巧妙的布局使其几乎与板面融为一体,这样的飞线既解决了问题,又不影响整体外观,可以说是“看不见”的修复。而且有的时候会用插件电阻,或者0R贴片电阻,让板子呈现没有飞线的状态出样,只有调试的一些痕迹。我将飞线视为设计的一部分,通过精心规划飞线的走向和形状,使其不仅具有功能性,还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成为整个作品的一部分。
飞线的境界:
心得分享
尽管飞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最好的做法是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严格的设计审查、仿真验证和原型测试,可以在早期发现并解决问题。
选择合适的飞线材料和工具至关重要。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直径、颜色的漆包线或导线,以及合适的剥线钳、焊接工具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飞线的质量。
在进行飞线操作时,要充分考虑布局规划,避免飞线过长、交叉过多或干扰其他元件。尽量使飞线走向清晰、有序,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故障排查。
飞线操作需要极高的细致和耐心,尤其是在处理细小元件和复杂布局时。保持冷静、专注和耐心,可以确保飞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有飞线操作,都要进行详细的文档记录,包括飞线的位置、连接点、所用材料和注意事项等。这有助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工作。
总结:在硬件设计中,飞线不仅是解决设计错误的必要手段,也是工程师技艺的体现。通过个人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前期设计验证的重要性,以避免复杂的飞线问题。在高度集成的板上,飞线操作更需精细,如同“走钢丝”,考验着工程师的手法与耐心。我追求飞线的美观与功能性并重,通过巧妙布局与选材,实现“看不见”的修复。我强调减少飞线需求,通过严格的设计审查和测试预防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细致规划布局,保持耐心与专注,是飞线操作成功的关键。此外,详尽的文档记录对于后续维护和升级至关重要。飞线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工程师综合素质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