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种菜娃娃 于 2024-10-23 17:45 编辑
本来快下班了,刷刷订阅号,看到了阿姨家公众号新闻。真的是震惊。什么情况,ARM掀了高通的桌子?
(截取文章内容和大家闲聊闲聊)
高通是什么体量的公司,想必不要赘述。面对如此大客户,ARM 来这一招不可谓大胆。
ARM做这种决定的意义何在?
从高通发言人的回复来看,摆脱不了俩字“逐利”。商人逐利,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ARM这么做底气何在?
同样的事情,几年前华为被限制的时间还历历在目。高通也一样堪称巨头级别的公司,ARM他怎么敢的,没错,他就是敢,归根结底四个字“技术垄断”
破局之法——摆脱垄断,自主研发,势在必行
给RISC-V发展带来的启发
大环境下的发展优势
因为RISC-V是免许可的,允许任何人使用该架构开发硬件,甚至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定制指令集。由此变少了很多技术屏障。由于早的 RISC-V 处理器往往是简单的微控制器,因此该架构长期以来一直与深度嵌入式技术相关,尤其是在物联网领域,并且在预测期内直至 2030 年,RISC-V 将继续在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今年RISC-V在Arm地盘上攻城拔寨的势头丝毫未减。根据年初RISC-V国际基金会发布的研究报告,2024年RISC-V在MCU市场的渗透率或将超过4%,该预测为国内热火朝天的RISC-V又添了一把火。
国内厂商面临的挑战
自研内核最大的问题是生态建设成本太高。就拿MCU行业举例,对于常规MCU企业,单打独斗无异于飞蛾扑火,即使有意抱团,玩家不够,攒不起局,游戏也就无从开始。RISC-V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凭借开源的架构规范,吸引IP供应商、芯片设计企业、方案商和终端客户入局,将生态建设的成本分散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终在Arm的铜墙铁壁上凿出了一个窟窿。
另一方面,内核供应商的激烈竞争,虽让MCU设计企业稍有便宜可占,长远看却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运气差选择了实力较弱的供应商,未来供应商盈利能力衰退,内核研发与开发工具的维护必然迟滞,牵连芯片竞争力下降暂且不谈,一旦研发停摆,MCU设计企业就不得不面临更换供应商的问题,成本和风险远超前期收益。
所以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MCU设计企业也对自研自用RISC-V内核的道路进行了探索。例如,南京沁恒的CH32V、CH32L、CH32X系列,以及上海海思的Hi3065H等,都使用了自研的RISC-V内核。
如上信息及资料部分引用于如下:供参考,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众号《芯视觉》——文章:本土MCU产业:RISC-V与Arm交锋的正面战场
公众号《21ic电子网》——文章:霸气回应!ARM将取消高通芯片设计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