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天文学家在没有现代天文仪器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肉眼观测和几何模型来推测行星的轨道。例如,他们使用星盘这种仪器来测量天体的位置。星盘由一个圆盘和一个窥管组成,可以用来测量天体的角度位置。
此外,中世纪的天文学家还使用了多种方法来测量行星的位置。其中包括借助望远镜观测行星位置、通过计算确定行星位置以及使用星表查找行星位置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天文学家确定行星的位置和轨迹。
然而,由于当时的观测技术和理论知识有限,中世纪的天文学家无法精确测量行星的轨道。直到16世纪末,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后,才开始对行星轨道有了更准确的理解。随后,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的系统分析,发现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并归纳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从而更准确地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