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拉电流、灌电流、吸电流、上下拉电阻和高阻态

[复制链接]
2567|37
usysm 发表于 2025-9-1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阻态下引脚容易受干扰,需配合上下拉电阻使用。
sesefadou 发表于 2025-9-14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使用高阻态和大阻值上下拉电阻,减少待机功耗。
mattlincoln 发表于 2025-9-1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拉电流是指输出引脚向外部负载提供电流,即电流从芯片流出,流向负载。常见于高电平输出时驱动LED、继电器等负载。
linfelix 发表于 2025-9-1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芯片的输入端不会吸入超过其额定值的电流,以避免损坏。
fengm 发表于 2025-9-1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切换输入/输出模式时,确保先进入高阻态,再改变方向,避免总线冲突。
bartonalfred 发表于 2025-9-1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MCU 引脚有最大拉电流 / 灌电流限制
wengh2016 发表于 2025-9-1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阻值与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匹配,以避免信号失真或延迟。
pixhw 发表于 2025-9-1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增加上下拉电阻阻值,或使用滤波电容,提高抗干扰能力。
uptown 发表于 2025-9-1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阻值太小:功耗高,但抗干扰能力强。
阻值太大:上升沿变慢,可能影响信号完整性。
常用值:4.7kΩ、10kΩ。
backlugin 发表于 2025-9-14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拉电流(Source Current)​​        ​​输出高电平时,向外部负载提供电流​​        ​​从 MCU 引脚 → 流向外设(负载)​​        比如 MCU 输出高电平点亮 LED(共阳接法)        也叫 ​​输出高电平电流能力​​
​​灌电流(Sink Current)​​        ​​输出低电平时,吸收外部流入的电流​​        ​​从外设(负载) → 流向 MCU 引脚​​        比如 MCU 输出低电平点亮 LED(共阴接法)        也叫 ​​输出低电平电流能力
tifmill 发表于 2025-9-14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导致信号边沿变平缓,影响信号完整性。
biechedan 发表于 2025-9-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连接的输入引脚必须通过上下拉电阻固定电平,避免高阻态导致随机逻辑电平。
uytyu 发表于 2025-9-1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线传输中,电阻匹配可抑制反射波干扰
beacherblack 发表于 2025-9-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芯片的灌电流能力优于拉电流,适合驱动较大负载。
lzbf 发表于 2025-9-16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合适的阻值以平衡驱动能力和功耗。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maudlu 发表于 2025-9-1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过限额会导致引脚烧毁、芯片过热,或因电压骤降引发系统不稳定。
uiint 发表于 2025-9-1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 ​​合理的上下拉 / 驱动方案​
jackcat 发表于 2025-9-1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的输入脚上使用上拉或下拉电阻,以防止悬空状态导致的不确定行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