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机器人电机同步运行,主要涉及伺服电机系统的同步控制技术,下面就介绍几种关键的实现方法: 1、主从控制模式 一台主伺服电机接收控制器指令并反馈位置信息,从伺服电机通过差分信号或编码器反馈与主电机同步。 主电机参数设置(如脉冲比例系数)需精确匹配,从电机参数(如同步比)需根据主电机设定调整。 2、智能感知与反馈技术 集成视觉定位与六维力控可实现“柔性插入”,避免装配偏差。 通过高精度编码器实时监测位置偏差,形成闭环控制系统,确保多电机同步精度达到微米级。 3、模块化产线设计 采用模块化产线架构支持快速换型,适应不同关节型号混线生产。 通过智能装配系统优化装配参数,降低人工返修率,提升良品率和一致性。 4、参数调校与测试 需定期校准伺服参数(如PID控制参数),并通过动态仿真验证同步性能。 对不同型号电机需进行标定实验,确保换型后仍能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