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软硬件驱程设计话短长

[复制链接]
236|0
jinglixixi 发表于 2025-10-2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众多的开发板测评中,可将开发板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只相当于是一个最小开发系统,其没有或者少有外设资源,如ST出品的NUCLEO系列。另一类则在外设方面相对丰富,如ST的DISCOVERY系列。
对于第一类开发板来说,,除了片内的资源外,使用的外设均需自行配置或设计,这也是测评内容较为多样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外设的驱动方面,也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软件的方式通过GPIO口来模拟相应的工作时序来实现,另一类则是通过硬件来实现。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I2C接口的器件和基于SPI接口的器件,而驱动的对象则多集中于显示器件、传感器及存储器件上。
为OLED屏为例,就分为I2C接口的和SPI接口的。而对于TFT显示屏来说则是集中在SPI接口上。
对于传感器来说,除了模拟量类型的传感器,多是采用I2C接口,当然也有一些是采用单总线接口,如温湿度传感器DHT11/22等。
在存储器方面,AT系列存储器是采用I2C接口,而W25系列存储器则是采用SPI接口。
但就软硬件驱动来讲,多集中在显示器件和传感器方面。
在有些论坛的测评中,一些评委是较为看重软硬件驱动方式的,采用软件驱动方式往往会受到警告,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选择那种方式完全是个人的偏好和习惯使然,在实现功能方面完全可以看实现的成本来决定。
通常在控制好工作时序的情况下,软件驱动方式更易于实现及移植,而硬件驱动方式其处理速度会相对加快,对硬件资源的利用会更充分。但相对来讲,其在功能迁移时会带来一些不便,从而减弱通用性。
不知大家在实际应用中,是采取那种观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5

主题

2957

帖子

39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