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人工巡检?这款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远程管控省 90% 人力

[复制链接]
276|0
tlk小华 发表于 2025-11-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申请原创# #每日话题# #21ic问答#
在广袤的山川与荒漠间,一条条输电线路如巨龙般蜿蜒,将电力送往千家万户。然而,当线路穿越无人区、跨越极端气候带时,传统人工巡检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人力成本高昂、效率受限,更可能因环境险恶而错失隐患。如今,一场由科技驱动的电网运维变革正在发生:通过智能化监控技术,输电线路正逐步拥有“感知”与“预警”的能力,为电力安全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防护网。
从“人眼”到“智眼”:**巡检困局
在河北某输电线路巡检现场,曾发生过这样一幕:巡检人员攀爬铁塔至数十米高空,却因横担背面视角盲区,未能发现螺栓松动隐患,直到系统发出预警才紧急处置。这一场景折射出传统巡检的痛点——人力覆盖有限,且受制于地形、天气与时间。
而今,随着智能监控技术的落地,类似隐患正被提前“捕捉”。某电力巡检队引入新型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后,运维模式发生了质变:通过部署于铁塔的高清摄像头,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扫描线路周边环境,无论是导线上的微小异物、绝缘子表面的裂纹,还是远处施工机械的侵入,均难逃其“法眼”。更令人惊叹的是,系统搭载的红外热成像功能,即使在深夜也能精准识别异常热源,让盗割电缆等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全天候守护:科技如何“看”清每一处风险
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多维度感知”与“智能化分析”能力。
  • 全景覆盖无死角:双摄像头设计可同时监测线路双侧通道,配合云台360°水平旋转与90°垂直俯仰,实现从导线到塔基的立体化监控。
  • 穿透昼夜与气候:白天依赖高清全彩镜头捕捉细节,夜晚切换至红外模式感知温度异常,即使-40℃的极寒或70℃的高温环境,系统依然稳定运行。
  • AI算法“读懂”隐患: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系统可自动识别吊车、塔吊等施工机械,判断其与线路的安全距离;能精准检测导线上的风筝、塑料布等异物;甚至能通过烟火特征早期预警山火风险。一旦发现异常,云台立即追踪目标并触发告警,将信息同步至运维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

主题

71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