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搞定这几点,线路板丝印质量翻倍

[复制链接]
34|0
捷多邦PCBA 发表于 2025-1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线路板(PCB)制造中,丝印工艺是标注字符、符号的核心手段,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它并非完美无缺,而是有着鲜明的优势与需要规避的局限,了解这些特性能帮助设计者更合理地选择工艺。​
丝印工艺的优势集中在实用性与经济性上。首先是成本低、效率高:丝印设备投入较少,网版可重复使用,批量生产时单块 PCB 的丝印成本仅几分钱,且印刷速度快,每分钟可处理 10-20 块常规尺寸线路板,适合大规模量产。其次是适配性强:无论是 FR-4、铝基板等不同基材,还是平面、轻微弧度的线路板表面,丝印都能稳定作业,且油墨颜色可选(白色、黑色、黄色等),可满足不同标识需求。再者是操作简便易调整:无需复杂编程,通过更换网版即可切换不同丝印图案,参数(如油墨厚度、印刷压力)调整灵活,适合小批量打样与快速迭代的产品。​
但丝印工艺也存在明显局限。一是精细度不足:受网版目数与油墨扩散影响,最小字符尺寸通常不低于 0.8mm×0.8mm,难以满足微型 PCB(如穿戴设备主板)的精细标识需求,过细的字符易出现断笔、模糊问题。二是耐环境性有限:普通丝印油墨在长期高温(超过 150℃)、高湿度或强紫外线环境下,易出现褪色、脱落,需额外选用特种油墨(如耐高温、抗 UV 油墨),会增加成本。三是存在边缘精度问题:印刷时若刮刀压力不均或网版张力不足,字符边缘易出现毛边、溢墨,可能影响线路板的美观度,甚至在装配时干扰元件贴装。​
综合来看,丝印工艺是性价比极高的常规选择,但在微型化、极端环境应用场景中,需结合自身需求权衡,必要时搭配激光打标等工艺互补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70

主题

1070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