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INTEL的尊敬,实际上不止INTEL,IBM、还有仙童、NS、微软、AD、TI。。。。。或者说对美国的尊敬。除了4004,INTEL的多数处理器我都用过。
INTEL从4004到8080、8085也就是大家熟悉的Z80一类的处理器鼻祖。寻址空间是64KB,通过分页也可以访问更大的存储空间。64KB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容留一个操作系统。
随后就是划时代的8086,16位指令集,其最大的改进就是可寻址1MB的内存,当然指令集也加入了更复杂的寻址方式。此时有2个操作系统配套CP/M86和DOS。所有指令集兼容8086的处理器都属于X86系列CPU。为了降低主板成本出现了8088,当然还有兼容的NEC的V20、V40等处理器。8088和IBM+DOS造成了PC的普及。
80286诞生了保护模式,不过昙花一现。
然后划时代的80386出现了,时钟2分频,完整的32位指令集和保护模式意味着大型操作系统和应用出现了可能,紧跟着80486把浮点处理器集成,并实现了不分频的时钟,然后就是486DX4实现了4倍频,WIN95开始让计算机平民化。这个时期AMD、TI、NS、CIRIX都生产兼容处理器甚至比INTEL卖的还好。
从586开始INTEL把CPU改名为奔腾,以便进行专利保护,586实现了单周期2条指令的执行,同时引进了第一套SIMD定点指令集MMX。此时WIN98大行其道。当然AMD的K6、K6-2也不示弱,引入了3D-NOW浮点指令集
然后就是PII、PIII、P4当然还有迅驰等笔记本处理器和低价格阉割的赛扬处理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引入了超长流水线和并行执行、超线程等极其复杂的调度策略,导致这个时期的功率飙升,主频游戏终于走到了尽头。AMD的毒龙、速龙等这时候也有不错的表现。WINXP成为主流操作系统。
多核开始登场了,酷睿处理器流行于世。AMD则提出了APU,用图形处理器做通用计算,当然微软也改进了DX,增加了计算接口。
与此同时ATOM给我们带来了昙花一现的上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