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做过数据压缩的兄弟么?请教!

[复制链接]
楼主: 老狼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老狼|  楼主 | 2009-2-6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晕!

撇开数据样本来谈压缩率,那是毫无疑义的 

比如这样的问题:
“无损压缩,最高能做到多少:1 ?”

真的是问得非常的傻
//------------------------------------------------------------- 
 
数据样本我前面已经说了?没看到?
如果是有规律的信号,我还用问?问题恰恰只是知道就是采样输出数据!因此,初步想法,就是用一个通用的数据压缩算法。这个就是第一次的产品,等到设备现场运行一段时间采集大量数据,才能在分析数据,研究新的压缩算法!

如果是音频信号,就不用来问了!算法一大堆!
-------------------------------------------------------------
宇宙飞船 发表于 2009-2-6 10:36 DSP 技术 ←返回版面    

26楼: 你的老哥说的能做到5:1指的是目前 

通用DSP的速度极限,抛开速度来讲就可以做到无限了!连这一点都没弄明
白,那你这几年就是混过来的!
-------------------------------------------------------------
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就糊涂了!CPU处理速度的问题,我自己会考虑!你不知道可以并行处理么?
抛开速度来讲就可以做到无限了,提这种不切合实际的东西,还叫算法么?
如果你懂,就像alex74一样,说点有用的!我的确没有做过数据压缩,难道没做过数据压缩,就算这几年白混?
 
欢迎兄弟们提点切合实际的算法,抬杠就免了!小母牛满天飞也免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老狼|  楼主 | 2009-2-6 16:53 | 只看该作者

我希望搞技术的人,就踏实一点!

我不懂,所以我来问,当然,我也会找身边的人去问!没必要不懂装懂!
你懂,愿意和我分享你的成果!我很感激你!
你懂,你不愿意和我分享你的成果!也没必要嘲笑我不懂!
你不懂,我也不懂,大家一起学习!
你不懂,如果我懂了,我会和你分享!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xwj| | 2009-2-6 17:1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LZ用不着这么激动哦

说到底,考虑压缩的目的还是为了降低总体成本

而从这一点去考虑的话,现在SD卡那么便宜,以为的追求压缩率就毫无必要了,
说不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合适的呢?

我前面说到“撇开数据样本来谈压缩率,那是毫无疑义的”
你反而非常气愤,难道你不觉得不同的数据会导致不同压缩率的结果吗?

就好比压缩一张同样大小的图片,一张空白的图片和一张有规律的图片、另一张没规律的图片,压缩后的压缩率当然会有严重差别一样,一张结果可能只有几十直接,另一张却可能会很大很大

看你1楼、4楼的帖,你着重考虑的是谐波失真,而采集的信号又是有一定规律的周期信号,当然是尽量用频域变换再变长编码了,而这时的数据量,当然会随原始信号的谐波复杂程度而变化,这还用说吗???
没有实际的原始样本,一味的说“压缩率”有意义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老狼|  楼主 | 2009-2-6 18:01 | 只看该作者

12路信号,16位AD,每个基波采样1024点

每秒就是1.2M的数据
这个设备要求能连续记录一个月的数据,滚动记录,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要>3200 G的数据量。

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最好能控制在320G或者500G,其次640g,再次是1TB,这样一个硬盘就搞定了!
算法不想搞得太复杂,也没必要!

采集的信号是有一定规律的周期信号,这是通常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实验室里的数据,实际应用中,各次谐波的变化很大,而且有一种故障下,可能连续几个小时,甚至1-2天,数据都是毫无规律的!(1个月能出现的次数不定)故障又无法模拟。实验室做不出来,还有一种故障,压根儿就没见到过数据波形。而且,各个现场,由于外接网络不同,数据样本的差异很大。这个设备本身就是为了对未知的故障做记录,为以后的产品开发提供数据,为本次故障提供分析数据,如果波形都是已知的理想情况,这个设备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alex74| | 2009-2-6 20:19 | 只看该作者

..

一个基波1024点,这个基波比较难理解。
一个基波=1秒?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老狼|  楼主 | 2009-2-6 20:36 | 只看该作者

基波

就是50hz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zyok| | 2009-2-6 20:51 | 只看该作者

不懂,路过学习...

帮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alex74| | 2009-2-6 23:13 | 只看该作者

没想法了,看不到样本。

你那个朋友做到5:1也该满足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dragon_hn| | 2009-2-7 06:0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够虚心

前面N个人说过了,"撇开数据样本来谈压缩率,那是毫无疑义的"!
你兄弟能做到"5:1"肯定也没抛开样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WINRAR压缩过的文件再用WINRAR去压缩有效果么?

假设你兄弟做到了5:1,假设某段时间你通过AD采样到的数据恰好就是你兄弟压缩之后的结果,你兄弟还能把这段数据压缩成5:1?

另外WINRAR压缩的时候有个选项,最大压缩比/最大速度,同样的道理,你在做项目的时候也要考虑到MCU速度与压缩比的关系,不是懂并行处理速度就是无极限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宇宙飞船| | 2009-2-7 08:13 | 只看该作者

按楼主50HZ,测控记录10次谐波,用TI的6系列理论上

可以轻松做到300:1 ,这个是理论上不计存硬盘的压缩比!

楼主正一个牛皮灯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老狼|  楼主 | 2009-2-7 09:08 | 只看该作者

宇宙飞船

你到底是无理取闹,还是看不懂?
基波是50hz信号,就是20ms的周期,每个基波采样1024点,要做到511次谐波不失真(其实是做不到的,提这个的人,隐含的意思是,所有采样数据压缩后,很够无损恢复),咋让你偷换成测控记录10次谐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静默| | 2009-2-7 15:30 | 只看该作者

先存储数天的数据试试看

原始数据每秒 1024 * (16/8) * 12 * 50 = 1228800(Byte)。
每路一周波内数据1024 * (16/8) = 2048(Byte)。若每路的谐波分量较小(干扰小),数据的压缩率会大一些,相反则会小一些,还是建议楼主把数据采集到PC并先原样保存几天的数据。 数据量:1.23M*60*60*24 * N. 再用zip算法去压压看。(音视频数据压缩基本上都是有损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老狼|  楼主 | 2009-2-7 16: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兄弟说的对!

样机可以考虑这样干!有了数据,以后再考虑压缩!大不了用PC机进行压缩,反正现在的atom的板子很便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yewuyi| | 2009-2-7 17: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用10000MG的硬盘保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yewuyi| | 2009-2-7 17:21 | 只看该作者

装个DVD刻录光驱

做一个自动装DVD光盘的装置,哈哈,然后在旁边放上一麻袋的DVD光盘,自动刻录就好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xwj| | 2009-2-7 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就是很简单的问题,只是LZ自己的这种态度让问题变成了

其实,
只要能用上操作系统,就完全可以用现有的压缩软件来作数据压缩

比如按照时间段把数据保存成一个个的文件,然后压缩,删除非压缩文件即可
既保证压缩率高,也能做到完全无损,并且充分利用存储空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宇宙飞船| | 2009-2-7 18:35 | 只看该作者

这么低的采样率,要做压缩比几百比1易如反掌!

老狼 发表于 2009-2-7 09:08 DSP 技术  ←返回版面  
38楼: 宇宙飞船
你到底是无理取闹,还是看不懂?
基波是50hz信号,就是20ms的周期,每个基波采样1024点,要做到511次谐波不失真(其实是做不到的,提这个的人,隐含的意思是,所有采样数据压缩后,很够无损恢复),咋让你偷换成测控记录10次谐波?
//---------------------------
50*511=25550=25.55KZ*2= 51.1KZ 不超过60KZ
这样低的采样率,记录不超过511个频点,要做几百比1的压缩率,
易如反掌!

比起视频20M以上的取样率,简直就是小毛见大毛!
俺说的方法对你目前的水平和理解力只能是对牛弹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宇宙飞船| | 2009-2-7 18:4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还说自已做过几年信号处理!

老狼 发表于 2009-2-6 02:49 DSP 技术  
24楼: 
。。。。做FFT好多年了!   //楼主这个牛吹得太大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老狼|  楼主 | 2009-2-7 20:1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有点意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yidong1981| | 2009-2-9 09:26 | 只看该作者

lz是做故障录波?

我以前做过,可以采用小波算法+LZW压缩,不过是有损的,小波算法是有损的,但是你可以设个阈值,将有损控制在可接收的范围。

我记得我的压缩比大概在4:1左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