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企业内部来说的话,源头应该是设计时的选型不当造成的,IQC的责任相对要轻很多了,我个人是根据一个原则来确定责任的:如果是多批次中偶尔一批次出现问题,并且设计部门和公司制订的检测标准合理、充分的话,那么这个责任是IQC,如果所有批次都有问题,那只能设计选型不当了,当然这个选型不当未必全是工程师的责任,因为企业可能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合理、充分的质量保证体系(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是没有规定合理、充分的检测目标),此时主要责任是企业,如果企业建立了合理、充分的质量保证体系,那么主要责任就是工程师了。
当然在中国很多企业把质量保证全都放到了工程师的身上,把工程师当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仙’,什么全靠工程师一张嘴,出了问题全是他,这种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保证全压在工程师的头上的事情,但工程师却只获得了产品开发时的那一点彩头奖金,而很多工程师对此却浑然不知,说不定还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呢,这只能说明一个企业的作坊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