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IT 教育不应重技能轻理论

[复制链接]
1419|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iotekcom|  楼主 | 2008-10-28 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翻开报纸随处可见的是IT职业培训广告,这些广告声称:IT职业,无需高学历,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以拿高薪。似乎只要花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一门语言,就可以在IT行业里纵横驰骋。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正规的高校教育中,我们也时常听到这样的声音:重视技能的培养,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于是,讲ERP(企业资源规划)课的教师,把课堂搬到了机房,让学生照着屏幕输入数据,至于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谁产生、谁使用、如何共享等等问题,一概不讲。一门课下来,学生学会了填写几张单据,至于单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管理人员的作用,则一无所知。如果换一个软件平台,他们还得从头学起。这样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呢? 
在多年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目前的IT教育和培训存在严重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问题,只注重短期能力的培训,而忽视了基础理论的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照葫芦画瓢,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从长期来说,也使得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只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生存,缺乏自主创新。 
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紧密结合的产物,如果只有先进的技术,而没有先进的管理做基础,信息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很多企业认为,信息化的过程就 是选择一个ERP软件并安装使用的过程。这种认识的结果是:企业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设备选型、软件选型及安装使用上,选型的依据是技术是否先进、是否名牌 企业生产,忽视了软件系统所承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其实,ERP也好,电子商务也罢,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软件系统只是 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方式物化到程序代码中,人们运行软件的过程就是按照某种规范进行业务处理和从事管理的过程。如果不能透彻地理解软件中所体现的基本原理 和基本方法,就不可能很好地利用软件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改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信息化的价值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 
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历程中,失败的教训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 用认识不清、过分夸大先进技术的作用造成的。对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加工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的工具,这个工具怎么用,用得效果如何,完全取决 于使用这个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试想:一个对企业业务流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毫无所知的系统开发人员,怎么可能开发出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系统? 
常言道:以不变应万变。在IT类课程教学中,“不变”就是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算法,而“变”的是这些概念、原理、算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讲互联网时,要讲它的最基本的应用: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新闻组。至于用电子邮件去干什么,是沟通感情,还是传递商业单证,可以留给学生去想象。 
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学生学完了C语言,笔试考试也考了高分,但遇到用C语言写程序的问题,学生还是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强调C语言的语法教学,而忽视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强调信息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针对我国大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强 调技能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太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基本原理的教学,就有“矫枉过正”之嫌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技术的发展是迅速 的,怎样让他们走出校门之后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良药就是教给他 们学科中“不变”的东西,也就是基础理论的教学。为了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来分析问题,讲述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海同教育(www.iotek.com.cn)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出嵌入式Linux/Wince软件课程,在重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逻辑分析的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克服高分低能,或者是眼高手低的弊病。

相关帖子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

主题

29

帖子

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