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布板,请大侠们教我怎么提高布板水

[复制链接]
3736|26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沙发
turkey305|  楼主 | 2007-8-27 14:20 | 只看该作者

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布板,请大侠们教我怎么提高布板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turkey305|  楼主 | 2007-8-27 14:22 | 只看该作者

如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jqfy1984| | 2007-8-27 14:25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路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turkey305|  楼主 | 2007-8-28 10:35 | 只看该作者

郁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xjg121| | 2007-8-28 11:4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像机器人哈

看不懂为什么要设计成那样的外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coldra| | 2007-8-28 11:4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外壳要求吧

第一次画板这水平也不错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xwj| | 2007-8-28 11: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的话算不错了

看的出,花了不少心思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turkey305|  楼主 | 2007-8-28 12:01 | 只看该作者

大虾们,那里能改进呢,感觉跟你们贴出来的图差距太大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dpf_eei| | 2007-8-28 12:05 | 只看该作者

铺地一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cxwg| | 2007-8-29 21:50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jt4117| | 2007-8-30 23: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第一次能画成这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一级菜鸟| | 2007-8-31 00:1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很不错了,提几点意见

1、晶振的负载电容应尽可能靠近晶振,其接地端尽可能的靠近所属2051的地端
2、各IC的去耦电容,电源端靠近IC外,地端第一个连接的端点应该是IC的地线
3、标号位置需要调整到器件安装好后仍可见的位置
4、直插晶振下方尽量不要布线,即便是晶振本身的接线,否则工艺上需要加绝缘垫片
5、DC-DC入口出最好加一二极管防止极性接反

这么一小块板上,用了3颗MCU,实在叹为观止,贵公司真是有米,如果晶振频率一样,你可以考虑使用单颗晶振,由MCU之间串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haofan0702| | 2007-8-31 09:36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请教一下,正面走粗线,是地吗
那底面走的粗线应该是电源了
我感觉你走的电源线在图左边的没有和图右边的连接,是不是有其他的线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beike| | 2007-8-31 13:17 | 只看该作者

to 莱鸟

Good!

这么一小块板上,用了3颗MCU,实在叹为观止,贵公司真是有米,如果晶振频率一样,你可以考虑使用单颗晶振,由MCU之间串接。

咋会是3颗MCU,没这么傻的老板。
不能见晶振就MCU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pk.kong| | 2007-8-31 17:42 | 只看该作者

把部分原件改贴片不是更好?如果可以的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一级菜鸟| | 2007-8-31 17:45 | 只看该作者

16楼,是俺眼花,还是你看走眼?

楼主的板上确实有3颗MCU,一颗PLCC44的51,可能是AT89S52或者W78E58之类的51细类,另两颗俺可以肯定就是AT89C2051或者1051、4051之类的东西。

上面数下来第1颗DIP-8属于MAX485之类的RS-485收发器
上面数下来第2颗DIP-8属于看门狗或者复位IC之类的玩意
右下角的DIP-16属于MAX232之类的电平转换IC。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xwj| | 2007-8-31 18: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菜鸟的眼神不错

看得真仔细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毅恒| | 2007-9-2 20:54 | 只看该作者

to 菜鸟

“菜鸟”是你几年前的昵称吧,现在是大虾级的了!

我要快速成长以跟上你们!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huangqi412| | 2007-9-4 14:52 | 只看该作者

画的不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主题

15

帖子

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