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部分电路即具有箝位作用,也具有放电作用,分析如下,望指正,以上半边为例:
当正脉冲出现时,由 R878 和 VD807 为 VZ807 提供工作电流,在 VZ807 两端正端建立起合适的电压,VD807 在这里有加速的作用,防止在此电压的建立慢于 V802 发射极电压的建立,而致使 V802 不合适的导通,使得驱动波形前沿出现下陷,R884 的存在,也会减缓 V802 发射极电压的上升。
正常工作期间,V802 发射极电压不会高于基极电压,所以不会导通,相当于此电路不存在;如果驱动波形电压太高,出现了意外的(超出设计)的高电平时,V802 导通,将发射极电压箝位在 VZ807 + V802 发射结。
当负脉冲出现时,此电压会“抽出”V806 GS 结上储存的电荷,使 V806 进入截止状态,这一部分电路的存在也会加速这一过程,以减少截止损耗。
在“抽出”过程中,反向电流在 R884 两端建立起左负右正的电压,如果此电压超过 0.7V 时,将使 V802 导通,V806 GS 结上存储的电荷可以更迅速地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