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是用来开机解锁,你还能用指纹作为输入你的ID 密码的替代品,在App Store 确认交易,当然目前只能在Apple 的生态体系内使用。
在专利文件中可以看到新Home 键的横切面设计图。同时,Apple 还设计了专用的底座,可以让这个整合感测器透过底座来连动辨识(如图四)。利用手机加上底座可以用来达成电脑、电视、POS 机或其他连结装置的解锁。

NFC+指纹识别降低手机遭非法入侵风险
去年当Google 大力推动以NFC 技术为基础的Google Wallet 时,Apple 发表的iPhone 5 并未采用NFC 技术,Apple 的营销副总裁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在接受访问时,就以存折为挡箭牌,Apple 认为以存折功能已经足以满足票券等需求,还看不出来有哪一项应用,需用到(NFC)技术整合性到一起的方法(如图五)。
在NFC 技术标准中中一直存在信息安全漏洞,可能会导致大量智能手机,在未经用戶允许下被他人侵入与盜取个人信息。这或许是Apple 迟迟不愿在iPhone/iPad 上采用NFC 的原因之一。现在Apple 在NFC 技术中增加了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 的安全防护功能,便能大幅降低用戶手机被他人非法侵入与盜取的风险。
Apple 一向擅长应用既有的技术,重新定义新功能,可能不是最新的,但必须是最符合应用需求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像这样整合NFC 与Biometrics 的技术方案,將成为未來iPhone 手机采用的新型生物识别安全防护方式。

各位想想看,以后我们不是在店员递给你的帐单或是平板上签名,而是在你自己的手机上,按一下确认栏或是Home 键,然后这指纹和手机上的个人信息经过你个人的生物特征加密后,立即传送到银行或认证中心,进行确认与授权,甚至,连信用*都不需要掏出来刷了。这意味着需要满足三个重要的认证条件:
一个手机(或行动设备)只能登记为一个人独有; 交易的地理位置、时间等信息将同时被记录、比对(同一手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在远距离的两地); 指纹认证之生物特征辨识技术将记录个人确实在场,并且为授权的证据。
这对于企业用户与个人都将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不只便捷,也让『安全与认证』更上一层楼。Apple 已在2012 年7 月收购指纹识别技术公司AuthenTec,其指纹识别技术能透过体温、脉搏、皮肤电传导等特性,可以避免伪造、冒用等弊端,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其技术实用度,也就是使用在手机平台上时,其指纹识别速度要够高,而其错误拒绝率(False Rejection Rate, FRR)和错误接受率(False Acceptance Rate, FAR)要够低。指纹识别技术本身已经相当成熟,使用上也还自然,并不会造成使用障碍,但是指纹识别与其它个人特性资料的配合,还需要更高的整合度,而且至少它的认证时间必须比输入密码还短,才可能被消费者广泛的接受。
Apple的KISS与4S策略
从这几个专利申请书,加上一直以来iTunes、iWallet 等系列产品与服务的安排,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Apple 的策略布局就是:KISS(“Keep It Smart & Sweet”)。而在移动商务(m-commerce)上,就是4S:(“Smart Shopping, Sweet Shopping”)。
也就是说,Apple 的KISS & 4S 策略,是很贴心、很细心的帮消费者设计好各个购物环节,同时将这些琐碎却很需要的实用细节自动整合成流畅的流程,让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与特殊需求,高效率且聪明的买到其心仪之物,让用户觉得每一次的购物,都是一次很享受的旅程,以提升其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这样的一趟美好的购物之旅,我可以使用NFC 技术来完成,我也可以微型手机刷卡器或其他方式做到。也就是说,对于Apple 而言,产品和技术或系统是其创新的素材,而不是目的。
Apple着重「愉快购物体验」
移动商务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例如利用NFC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不只能传送金钱/ 财务信息或购物等,也能用来交换电子商务名片,或是用手机来开门、搭捷运、上班打卡等。而从Apple 的亲身示范,我们不难体会到,要想持续的、叫好又叫座的创新,必须跳脱物质(产品)层面,而应以提供愉快的消费体验为目标,以使其快速作出不会后悔的购买决定为最高指导原则。让消费者花了钱买到的,不只是商品,还有这种无可替代的幸福感觉,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并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相关的产品或技术,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生、为这个指导原则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