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卡尔送的书昨天就拿到了,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时间看,今天下班终于有时间拿起这本新书,哎,新书摸起来就是好啊!:lol
翻了下目录,果断把目光定位到189页“TSI 触摸感应接口”(在学校时,把51,430,FPGA,STM32,ARM9都拿来玩了遍,对于飞思卡尔的MCU只有在大三结束时,用了1个月的时间去熟悉和准备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不过那时用的是MC9S12...在加上公司基本上现在也用的STM32。不是这次送书活动话,还真不知道Kinetis做了TSI外设。)。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入正题....
TSI(Touch Sensing Input)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接口,与传统的机械按键相比,只需轻触感应板即可向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同时可以使处理器感受更丰富的按键动作,如旋转触摸,滑动触摸等。(记得当年联想小Y横空出世的时候,偶就是被他面板上滑动切换应用程序和音视频播放控制的触控面板而吸引的,现在偶的小Y还被偶“摧残”着,哈哈)。
1,TSI触摸感应原理
K60的TSI是一种电容式感应输入接口,目前基于IC设计的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电容值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再通过内部特殊的电容模数转换器经AD采样后算出电容量;另一种是把电容值变化转换成内部计数器计数值的变化,在外部电极上产生三角波充放电电压信号,通过对该三角波电压信号的周期进行测量计数来反映外部电极的电容量变化。K60的TSI则属于后者。
由电容的构造“两个极板中间加绝缘介质”可知,未接地的电极和大地之间就等效于一个电容(大地是导体)。而人体可以当作是一个接地面,当用手指去触摸电极板时,这时相当远等效的增大了电极与地之间的有效面积。由电容的定义式C=ES/4πkd可知面积S变大,导致电容C变大。通过K60TSI外设的内部机制变可以实现对电极电容值的检测。
2,TSI外设工作原理
TSI外设内部通过2个电流源对外接电极进行充放电,在电极上产生三角波信号。此三角波信号会随着电极电容值的变化而变化,如过电极电容变大,三角波信号的频率减小,相应地周期也就变大。K60的TSI则以一个内部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作为参考节拍,来对电极上的三角波信号周期进行测量计数,扫描的计数结果储存在TSI的计数寄存器CNTRx中,同时将该值与阀值寄存器THRESHLDn中预设的值进行比较,从而置位相应标志位,产生相应中断事件等。
在CAD中画的图,剪切上来好模糊啊,对不住了啊!
明天敲敲代码去!欧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