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定理] 请教:这个电路怎么分析?

[复制链接]
3730|19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1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析了好就也没想通,求教一下各位大神,帮忙分析一下。电路是基于惠斯通电桥的一个设计。R22与R31是两个测量温度用的铂电阻,阻值可变,测量是采集A、B两处的电压差,经仪用放大器放大后控制电压V的变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mar 发表于 2013-11-1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LM358接什么电源?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1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LM358接一个12V的电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mar 发表于 2013-11-19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如果A接差分放大器输入正(+)、B接差分放大器输入负(-),则差分放大器输出给节点V提供恒定电流约40mA。
2. 差分放大器输出电压V主要与R31的电阻值线性相关。也就是说V值主要反映R31铂电阻的温度,并且,由于有恒定电流,输出线性很好。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1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发表于 2013-11-19 11:42
1. 如果A接差分放大器输入正(+)、B接差分放大器输入负(-),则差分放大器输出给节点V提供恒定电流约40mA。
2 ...



多谢指教,没错,就是A接正(+),B接负(-),后面电路是这样的我想知道的就是差分放大器的输出是怎么计算的,就这部分我没看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1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卡壳部位就是LM358B和三极管BCW71是怎么工作的,没弄明白,所以放大器的输入部分搞不懂。
xmar 发表于 2013-11-1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mar 于 2013-11-20 14:14 编辑

也没有搞懂。还是10楼、11楼分析正确。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2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发表于 2013-11-19 16:30
LM358B和三极管BCW71为R22提供较稳定的电流。不用关系不大。

多谢指点,能说的详细一些吗,你原来说是为R22提供恒流的,我找了好些恒流电路结合分析,还是没分析出如何恒流工作的。:L 基础不太好,可以麻烦你解说一下具体工作原理吗?
qzlbwang 发表于 2013-11-20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zlbwang 于 2013-11-20 13:41 编辑

V6=VB(R24/(R21+R24))=VB(300K/(10K+300K))=VB*30/31
根据“虚短”和“虚断”:V5=V6
则,流过R22的电流为:(VB-V5)R22=(VB/31)/R22=VB/(31R22),也就是说R22支路等效于阻值为31R22的一个电阻。
那么B点对地间可以认为等效于阻值为(R21+R24)//(31R22)的一个电阻。也就是310K与31倍的R22并联的一个电阻。
qzlbwang 发表于 2013-11-2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R21、R24之和远大于31倍的R22,可以忽略R21、R24支路的分流影响,那么B点对地间就等效于一个31倍R22的电阻。
XZL 发表于 2013-11-2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电阻/电流转换电路?是温度变送器电路吗?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2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qzlbwang 发表于 2013-11-20 13:45
因为R21、R24之和远大于31倍的R22,可以忽略R21、R24支路的分流影响,那么B点对地间就等效于一个31倍R22的 ...

非常感谢你肯这么详细耐心的指教。同时道歉,因为在公司,没能及时回复。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2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发表于 2013-11-19 16:30
也没有搞懂。还是10楼、11楼分析正确。

还是非常感谢你给出的分析思路。有你的指点比我自己闭门造车容易多了。
 楼主| shing 发表于 2013-11-2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XZL 发表于 2013-11-20 14:27
是个电阻/电流转换电路?是温度变送器电路吗?

是温度变送器电路。
gundamggg 发表于 2013-11-2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样测温度有什么好处啊?
XZL 发表于 2013-11-2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两线制温度变送器,节省导线。
一般电路需要电源、地线、信号三条线,此电路只需要电源和地线两条。温度与电流相关,适合远距离传送,抗干扰能力强。
简博易达 发表于 2013-11-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前门 发表于 2013-11-2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有改进余地,差分电压输出是为了抗干扰和抑制共模电压,但是电路所示两个信号线上的内阻不一样,一个是1欧左右,一个是100欧左右,这样抗干扰能力会差不少,建议调整成差不多的值。
另外,不知道实际电路里V是几伏? 不妨做如下的一些推测:
LM358的输入偏流大概是10nA量级,为了保证测量精度(不知道精度要求是多少),通过R21和R24的电流应该在uA量级。假设设计为10uA,通过R22铂电阻的电流是1mA,V应该是3.3V。铂电阻的温度系数大概是0.38Ohm/C,每变化1C,B点电压变化380uV。LM358的offset温漂在7uV/C以内,这样每C会有7/380=2%的误差,和高成本高精度的铂电阻搭配不能达到很好的系统优化。再看另一路电压A,假设V是3.3V,R12R31上的电流是400mA,R31的功耗是1.1W,除非这个铂电阻有极好的散热,测量对象有很大的热容,或者测量对象温度很高,不在乎几度的误差,否则会严重影响测温精度。
大前门 发表于 2013-11-2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前门 发表于 2013-11-28 13:09
这个电路有改进余地,差分电压输出是为了抗干扰和抑制共模电压,但是电路所示两个信号线上的内阻不一样,一 ...

抱歉,上面这个帖子有点问题,我忽略了一件事。
LM358和铂电阻R22不一定离得很近,铂电阻可以在被测物体上,LM358在电路板上,它的温度并不跟随铂电阻变化,所以7/380=2%的提法有问题,应该这么描述,LM358每变化1C,会使输出产成0.02C的误差,看起来问题不算太大。
简博易达 发表于 2013-11-29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LM358的温漂 是补偿前端电路产生的误差 做线性补偿
这个传输耗电量已经很大了  电源还要两根线  走4线
电源线也感应干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个人签名:美丽的谎言,说过多少遍,说来说去,从来没实现; 宣传的口号,说大家都有钱,贫富的差距,假装没看见。

7

主题

390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