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于 RC 吸收

[复制链接]
1730|12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apturepower|  楼主 | 2014-4-19 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发
不亦心| | 2014-4-20 11:08 | 只看该作者
R等于或稍大于LC谐振特性阻抗,阻尼振动;C隔直。。。
一般这样确定参数:示波器测出没有并RC时的振荡频率f1;在二级管上并个小电容测出振荡频率f2;两式联立求出振荡电感L和电容C;从而可以估算出R的取值;并联的电容就用刚才那个并上去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收起 理由
icekoor + 3 很给力!
通宵敲代码 + 5 赞一个!
板凳
capturepower|  楼主 | 2014-4-20 15:02 | 只看该作者
根据这两个频率F1 F2,然后求出L?依据是什么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不亦心| | 2014-4-20 15:34 | 只看该作者
f1=1/(2pi*sqrtLC)
f2=1/(2pi*sqrtL(C+C1)),其中C1为并上去的已知电容,
R=sqrtL/C,
C1不能太大,影响效率。RC1等于0.5T1左右差不多。
仅仅是个指导方向,具体以实际吸收效果进行微调。。。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youluo235| | 2014-4-20 18:31 | 只看该作者
RC组合吸收杂波,杂波消耗在电阻上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capturepower|  楼主 | 2014-4-21 09:35 | 只看该作者
不亦心 发表于 2014-4-20 15:34
f1=1/(2pi*sqrtLC)
f2=1/(2pi*sqrtL(C+C1)),其中C1为并上去的已知电容,
R=sqrtL/C,

版主你好!你这里用的C指的是输出端的电解电容值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不亦心| | 2014-4-22 00:47 | 只看该作者
capturepower 发表于 2014-4-21 09:35
版主你好!你这里用的C指的是输出端的电解电容值么?

L是次级漏感,电容的ESL,布线电感,引脚电感等;C是变压器绕组分别电容,二极管结电容,布线分布电容等;
这些数据是无法得到或直接测量的,所以用示波器直接测量谐振频率来计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capturepower|  楼主 | 2014-4-22 22:55 | 只看该作者
假设在C1为某一合适值的情况下(C1为外部所加的吸收电容),尽最大极限的增大这个R值,那么会发生怎么样的一种极端情况?没有半点振铃?但是存在第一个异常高的电压尖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不亦心| | 2014-4-22 2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亦心 于 2014-4-22 23:55 编辑
capturepower 发表于 2014-4-22 22:55
假设在C1为某一合适值的情况下(C1为外部所加的吸收电容),尽最大极限的增大这个R值,那么会发生怎么样的 ...


查LCR电路相关知识,了解阻尼,欠阻尼,过阻尼。
这个可以借助仿真理解LCR。。。
或者换个角度,从元器件最基本的性质出发,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可以滤电流尖峰,改善di/dt;相应的,电容可以滤电压尖峰,改善dv/dt。
如果没有R,电感储能0.5Li平方,电容储能0.5Cu平方相互转换,仅靠电感电阻,电容ESR,布线电阻,导线电阻等来耗能,振荡衰减势必缓慢。
电阻太大会引起大的电压尖峰iR。
第一个主尖峰,除了LC谐振之外,有文档分析还有整流二极管正向导通恢复时间期间的高阻抗造成的。
PS:我本菜鸟,以上可能完全错误,有待高手来讲解。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鸟鸟 2014-4-24 12:42 回复TA
谦虚 
10
capturepower|  楼主 | 2014-4-23 22:29 | 只看该作者
版主高见呀!受益匪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鸟鸟| | 2014-4-24 12:42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tgi8i| | 2014-5-2 20:3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说哦  不错值得一看http://www.elecinfo.com/bbs/1042660.html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MR4| | 2014-5-3 20:29 | 只看该作者
那么LC主要只是析出谐振频率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

主题

290

帖子

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