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讨论]国内的驱动热其实是一种误导

[复制链接]
楼主: 一朝成名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roalychen| | 2009-3-6 1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支持

真要想搞研究,就不要到工业界了,去高校或者研究所比较合适。

我的意思是作技术不要局限于技术,要看到产品和行业这一层。
===========

严重支持!
RD RD, R和D还真的要分开来讲, 要搞纯研究的, 还是回研究所去, 在公司企业就是开发应用, 把技术应用到具体产品, 创造最大利润
在企业做技术,不能局限与技术, 要看这些技术如何在行业和产品当中的到更好的应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一朝成名|  楼主 | 2009-3-6 15:33 | 只看该作者

偏题了……⊙﹏⊙b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icecut| | 2009-3-6 16:00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想过

只是没合适工作就流了...

确切说,wangkj说的对,他钱太少了.简直民工 级别.
如果30万年薪,周六日休息.我才不信会受伤.

他做的是外包,或者公司就他自己会.给他10万年薪,天天加班,没有周末.
谁都受不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icecut| | 2009-3-6 16:03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看过算法

也只是入门的算法.

可是我不够聪明.acm培训的程序都要写3个小时以上.保证内存,计算速度都合格.

我一同学仅仅用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我是从汇编开始学计算机的.他是从vb,转c的.然后就开始搞算法和竞赛,我就碌碌无为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alex74| | 2009-3-6 16:07 | 只看该作者

....

唉。我也是一看到驱动和linux就想吐。我宁愿跑裸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wangkj| | 2009-3-6 23:4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让我搞算法,别说3小时,30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一朝成名|  楼主 | 2009-3-7 11:11 | 只看该作者

老王说的对,算法的确很麻烦……

特别留意内存部分,指针部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平常人| | 2009-3-7 11:51 | 只看该作者

脱离开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谈驱动程序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做驱动程序必须同时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运作和硬件器件的特性,必须把对应的硬件有机地融入操作系统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高性能、高效率。

比如要做U盘的驱动,需要清楚OS中文件系统的运作,存储管理、中断管理、任务管理等各个部分,还需要清楚U盘的坏块管理、USB操作原理、电源管理等,还要能够结合各种缓冲算法争取提高操作效率。

如果只是单纯地认为做驱动只是力气活,就可以把它比喻为码头上扛麻包的工作,你的综合效率如何与机械吊车抗衡?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阿南| | 2009-3-7 12:21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事情做多了都会有重复性的味道.

哈哈,Linux驱动高手,同时也应该是裸奔高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古道热肠| | 2009-3-7 15:30 | 只看该作者

裸奔和穿上衣服奔,各有各的好处,俺都喜欢.

过去崇尚裸奔,现在转变了观念,要看情况分别对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ysdx| | 2009-3-8 10:35 | 只看该作者

驱动和算法适合不同的人和老板

研究算法确实不错,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的适合做呢?做驱动的话只要一点聪明加大量的勤奋就可以做了。但是做算法,必须是很聪明加大量的勤奋,还加耐得住长时间的寂寞。我以前也做过一年时间的算法(小波方面的),但是最后放弃,感觉自己不是这个料,还不够聪明。我有一个做算法的前同事(声音方面的),4年了,到现在才刚刚有点眉目。想想有几个老板能忍受你4年不出成果?我到现在还佩服我们的这个老板。更佩服这个同事。我想,就是有这样的人,也难遇到这样的老板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做驱动,而很少人做算法的原因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常来21ic| | 2009-3-8 14:38 | 只看该作者

听课中...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平常人| | 2009-3-8 22:00 | 只看该作者

谁说算法与硬件无关?不懂NAND Flash如何写坏块管理算法?

如何写NAND块平衡操作算法?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computer00| | 2009-3-8 22:1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俺还是在闭门造车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wangkj| | 2009-3-9 09:21 | 只看该作者

坏块、ecc这些算法,应该集成到标准层了。

对于nand,nor这类驱动,最简单。除非你硬件特别,专门给软件人员作对。
如果是标准硬件的话,驱动层就是修改个IO地址,分个区的问题。
nand,nor硬件也有标准操作。也集成到内核了。
分区可以采用u-boot参数分区法,看懂程序,知道格式咋写就行。
如果水平菜点,从网络上查查格式咋行就完事。
快点10分钟搞定,慢点也不会超过2小时。
所以,驱动,很多就是民工的活。

根本没算法啥事。没做过的不要瞎说。
如果是做ecc,坏块管理算法的这些人,就是kernel核心人物了。那是超级高手。
不是驱动工程师的责任。

驱动的难点并非驱动本身,而在于调试。首先得分清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如果是硬件问题,还得协助硬件工程师,指导他们咋改。
另外,在前期设计中,参与硬件设计,要求硬件设计兼容标准操作,减少后期软件的工作量,同时,针对应用程序,设计成本低、满足要求的硬件,还好考虑电磁兼容问题,有些问题,通过软件很容易避免硬件上的高频信号。
------这还是驱动工程师吗?????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goosen| | 2009-3-9 12:13 | 只看该作者

路过下,学习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g_turing| | 2009-3-9 23:12 | 只看该作者

何时不热?

一时LINUX,一时游戏,一时软件学院,一时云,其实这些都是媒体,行业,培训机构炒出来的。反正收入好,管那么多干吗,只是工作而已,有时间就搞搞兴趣上的东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平常人| | 2009-3-10 08:48 | 只看该作者

NAND块平衡操作算法

NAND Flash的存储空间是由若干个物理块构成,因为NAND Flash的自身特性,如果能够对各个物理块的擦写次数保持平衡,则可以有效地提高NAND存储器的寿命。

该算法不但需要一个有效的办法记住各物理块的擦写次数,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搬动一下那些长期未被擦写的物理块。

如果有人说硬盘上也有这样的需求,我到是想看看是哪家的硬盘,不要说是固态硬盘。顺便说一下,固态硬盘的管理中确实有这个算法,哈哈哈。。。。。


如果你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算法,请你们去问问NAND的供应商,不要说我孤弱寡闻。

回复37楼的要求:我没有必要免费发布任何算法,更没必要用这种方法证明什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wangkj| | 2009-3-11 13:22 | 只看该作者

linux kenrel有算法,标准的。另外厂家也有算法

自己去查,或者去要。这是驱动程序的工作,不是驱动程序工程师的工作--因为是标准模块,不需要修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li_mu| | 2009-3-11 14: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平衡算法当然很有用

不过要看你用到什么场合
一般消费品毫无必要

不过在工业、国防、航天中应用这绝对有用
试举一例:如果你做的是一个上天的处理器应用,假设是“探路者”
走几十年的飞行器那里容许你半路换flash呢,当然其寿命越长越好(举例而已)
06年某单位的一个项目中就涉及到这类东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