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15日,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在联邦注册报上发表一则启事,公开征集用来保护传输和静止存储中的计算机数据的密码算法,这一举措最终导致了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出现。DES采用分组乘积密码体制,它是由IBM开发,是对早期被称为Lucifer 密码体制的改进。DES在1975年3月17日首次在联邦记录中公布,而且声明对比算法征求意见。到1977年2月15日拟议中的DES被采纳为“非密级”应用的一个联邦标准。 最初预期DES作为一个标准只能使用10~15年,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可能是DES还没有受到严重的威胁,事实证明了DES要长寿得多。在其被采用后,大约每隔5年被评审一次。DES的最后一次评审是在1999年1月。但是,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由于DES的密钥过短,仅有56位,对DES的成功攻击也屡见报端。例如:1999年1月,RSA数据安全公司宣布:该公司所发起的对56位DES的攻击已经由一个称为电子边境基金(EFF)的组织,通过互联网上的100000台计算机合作在22小时15分钟内完成。 目前DES搜索机用的都是“软”方式的解决,就是多台超级电脑通过并行运行软件的方式搜索,这种方式效率低速度慢,稳定性不高。试想一下单台PC机的稳定性就不高,PC运行几个小时还可以,如果运行几天时间,就会出现卡死、死机、蓝屏、掉电等多种故障发生,如果把100000台计算机一起工作一天,排除网络故障,但是这些电脑的稳定性就可想而知。 我们掌握了逻辑算法单元的核心技术,就可以通过逻辑阵列的形式实现,我们自己做了硬件,画了原理图和PCB,做成了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每个板子的集成了160个DES的算法core。每个core运行在300 000 000每秒的速度。 单个板子的算力:300 000 000 x 160 = 48,000,000,000,也就是单个板子的算力是四百八十亿次每秒。 我们把这些板子做成阵列的形式,并行20块板子每秒的算例就是960,000,000,000。DES总的任务量是2^56个。 算完整个任务量所用的时间等于总任务量除以每秒的算力,算出一个DES秘钥的时间最长时间就是75 059秒,也就是20个小时。平均时间就是10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