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先是赢得科学界及营养学权威周光召、于若木等人的好评,后再加上小品大腕儿赵本山、范伟的宣传,一种以拟黑多刺蚁为原料的新型营养品正走入人们的视野。
“蚁力神”的名气日益渐长,但对于蚁力神的掌门人王奉友,人们大多知之不详。在辽宁省沈阳市长白街的蚁力神天玺集团办公楼里,王奉友热情地接待了笔者的来访。这个肤色白皙的东北汉子刚过不惑,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中年男人进入蚂蚁王国不过才6个年头。
现在,在沈阳市的周边地区,一批下岗工人和农民正通过养殖这种拟黑多刺蚁而一天天富裕起来。他们说:“多亏蚁力神,让我们不出家门就找到一份好工作。”
你知道蚂蚁干起活儿来有多不要命吗?你知道蚂蚁也有大脑,而且还绝对聪明吗?蚁力神天玺集团董事长王奉友谈起蚂蚁,就如同在说自己。
1962年,王奉友生在辽宁省清原县卜家屯,山沟里早晚只见一线天,草房也遮不住风雨。1981年,乘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王奉友带着弟弟改革传统种植习惯,先是突击“旱改水”,由种小麦改种水稻,后是一茬变两茬,先收土豆,再收白菜。1982年,收了600麻袋土豆的王奉友,干脆不卖土豆了,请来“粉把头”开粉房做粉条。做粉条、做豆腐要披星戴月,王奉友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就够,这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他先是用自己的豆子、土豆自产自销,再后来要扩大规模,买原料的本钱就没有了。怎么办?王奉友想出省钱的法子:带着人到邻县山地去种山楂树苗,老家山地则改种落叶松。就这样,到了1988年,当沈阳到清原县120公里道路两旁找不到一家农民居住的楼房时,王奉友硬是给自己盖了楼。
1988年到1998年,王奉友实现了三次跳跃,先是到营口鲅鱼圈做冷饮、做熟肉;1991年转到大连,由做熟肉制品改为屠宰;1994年王奉友携一家老小远赴广州,在出租车行业里又干了4年。
王奉友天生不安分,跳来跳去,虽然越做越大,但与后来的蚁力神天玺集团有着重量级的差别。王奉友说:“那10年,我是在市场经济里念大学。虽然都是小打小闹,却让我认定,不管在多么被人轻视的领域里,都有开动脑筋的大学问,都有开拓创新的大机会。”
王奉友回东北选择沈阳再创业,“一不留神”就掉进了蚂蚁窝。蚂蚁的身体力行,蚂蚁的合力,让王奉友发现了商机,也感悟了人生。1999年,他与港商合资成立了长港蚁宝酒业,生产蚁力神酒。随后成立的蚁力神天玺集团使蚂蚁食品发生了质的变化。蚁力神所用的蚁,全都来源于公司的引种养殖,在自养、租养、代养的不同渠道中使用统一的复合饵料配方。
短短几年,默默无名的蚁力神成为大伙儿熟悉的品牌。工蚁寿命短,工蚁死去后,同伴都要把它拖到巢中集中起来,成为蚁干,这就是蚁力神产品的主要原料。王奉友的集团也自养蚂蚁并生产蚁干,但更主要的方式则是“委托养殖”:农户交付一定的本金,集团提供蚁种、蚁巢、饲料、技术交给农户,在按合同收购蚁干时,也逐步偿还本金。这个构架其实就是农业产业化尝试中的“公司+农户”,企业与农民形成一条龙。农民则足不出户,在弹性工作时间里获得比外出打工更多的薪酬。
王奉友说:“当地农村的养殖户最担心两条,一是养不成,二是卖不掉。蚂蚁天生没病,没有养不成的问题;卖得怎么样,全靠我蚁力神的扩张与诚信。我对养殖户不轻易许诺,更不随口发誓,但只要写入合同,便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沈阴东陵区前桑林子村陶桂君夫妇住三间平房,其中阳光最好的一间住着80箱蚂蚁。自2001年养上蚂蚁,陶桂君还了欠债,还有了积蓄,“我家现在是吃蚂蚁、穿蚂蚁,孩子上学还是靠蚂蚁。”
胡金龙住在苏家屯区陈相镇,四年前夫妻双双下岗,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全都没了着落,有半年多连电费都交不起,失去了灯光。几年养蚁下来,夫妇俩养好老的、带好少的,不但恢复了往日欢乐,还带动了一批下岗职工,都来养蚂蚁。
“蚂蚁资源的深度开发是集团的主营方向”,王奉友同时主张把蚁力神建设成包含科、工、贸、商和第三产业的产业化集团:“让老百姓致富路更趋多样化。”
养蚁户对王奉友说:“是您给了我新的生活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使我对孩子、家庭、社会能够担起责任。”但王奉友依然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很淡。他这个“蚂蚁王”早已把集团连结的两万养蚂蚁户,当作了决不能亏待的衣食父母。
文/本报记者 李 力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