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ocuson 于 2015-7-15 17:46 编辑
90年代参加高考的人数就少,应该和今天的难度系数差不多
--------------------------------
这看法是错误的。
我们看看人口比例。。90年代初中国人口是9亿。。。 现在是13亿。。但是青年人口,90年代青年占的比重比现在大很多(现在老龄化了,青年每家只一个,适龄高考青年在全人口中比例比原来少很多)。。所以,现在适龄高考人口,比90年代初只增加了一点点。。(总人口从9到13并没有翻倍)
而现在招生人数呢, 看看现在重点大学招生人数。原来像复旦大学,现在复旦在校学生人数是 5万人(50500)。 而在 1990年是 1万人以下(大概8000多人)。。就是说,现在每年复旦要招1万2千人左右,而1990年每年招生1200人左右(是现在的1/10)。。 现在高考报考人数是原来的十倍吗?当然不是,前面说了。高考人数(青年在人口中比例)X 人口数目 ) 和原来差不多的或者多一点点,远远不是十倍。。
所以,现在的青年,要报考复旦大学,比1990年要容易很多,90年代或以前考复旦这样的名校要更加难。
当年高考人数少是因为很多感觉到自己考不上大学就放弃了。但这个并不能说参加高考的就一定能上名校,你计算考上名校的难度,应该把总的适龄青年考虑进去。。(就比如,你不能拿一个重点高中的尖子班考名校的比例来说事,而应该考虑全社会的青年人数) ,这个有点像哈佛录取率。哈佛这样的常青藤录取率在6%左右,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压根不会被哈佛录取,就根本不去报名哈佛了。所以,这个录取率并不是说,如果现在所有人都去报考哈佛,哈佛也会录取6%. 而是在那些报名的人数(本身已经非常优秀的人)中选择6%。
80年代高考甚至有预考的,就是当时是全国统一试卷,但在高考前省里统一考试,不到一定分数,都不让你参加高考。那时候的高考录取率,应该把预考人数算进去,那就是**挑一的名校录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