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G-ARM] Linux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复制链接]
1944|0
 楼主| 胡刚 发表于 2009-4-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70年代,Unix体系的源程序大多是可以任意流传的。互联网的基础协议TCP/IP就是产生于那个年代。在那个时期,人们在创作各自的&quot;程序作品&quot;中享受着从事科学探索、创新活动所特有的那种激情和成就感。那时的程序员,如同作家一样,急于&quot;发表&quot;自己的程序作品,并不专注于保守&quot;机密&quot;,以换取钱财。&nbsp;<br /><br />  1979年,AT&T宣布了Unix的商业化计划,随之出现了各种二进制的商业Unix版本。于是就兴起了基于二进制机读代码的&quot;版权产业&quot;(Copyright&nbsp;Industry),使软件业成为一种版权专有式的产业,围绕程序开发的那种创新活动被局限在某些骨干企业的小圈子里,源码程序视为核心&quot;商业机密&quot;。这种做法,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商业软件,极大的推动了软件业的发展,诞生了一批软件巨人;另一方面,由于封闭式的开发模式,也阻碍了软件业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由此,人们为商业软件的&quot;BUG&quot;付出了巨大的代价。<br /><br />  1984年,Richard&nbsp;Stallman面对程序开发的封闭模式,发起了一项国际性的源代码开放的所谓牛(GUN)计划,力图重返70年代基于源码开放从事创作的美好时光。他为保护源代码开放的程序库不会再度受到商业性的封闭式利用,制定了一项GPL条款,称为Copyleft版权模式。<br /><br />  1987年6月,R..Stallman完成了11万行源代码开放的&quot;编译器&quot;(GNU&nbsp;gcc),获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br /><br />  1989年11月,M.Tiemann以6000美元开始创业,创造了专注于经营开放源代码&quot;CygnusSupport&quot;(天鹅座支持公司)源代码开放计划。(注意,Cygnus中隐含着gnu三个字母)。Cygnus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最终获得成功的一家专营源代码程序的商业公司。Cygnus的&quot;编译器&quot;是最优秀的,它的客户有许多是一流的IT企业,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微处理器公司。<br /><br />  1991年11月,Linus&nbsp;Torvalds写了个小程序,取名为Linux,放在互联网上。他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借此搞出一个操作系统的&quot;内核&quot;来。这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在互联网上,Linux刚一&quot;露头&quot;,便被广大的牛羚计划的追随者们看中,全部上阵,七手八脚,把它&quot;加工&quot;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叫做CNULinux。<br /><br />  1995年1月,Bob&nbsp;Young创办了RedHat(小红帽),以CNULinux为核心,集成了400多个源代码开放的程序模块,搞出了一种冠以品牌的Linux,即RedHat&nbsp;Linux,称为Linux&quot;发行版&quot;,在市场上出售。这在经营模上是一种创举。Bob&nbsp;Young称:我们从不想拥有自己的&quot;版权专有&quot;技术,我们卖的是&quot;方便&quot;(给用户提供支持、服务),而不是自己的&quot;专有技术&quot;。源代码开放程序包括各种品牌发行版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Linux的普及和应用。<br /><br /> 1998年2月,以Eric&nbsp;Raymond为首的一批年轻的&quot;老牛羚骨干分子&quot;终于认识到CNULinux体系的产业化道路的本质,并非是什么自由哲学,而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创办了&quot;Open&nbsp;Source&nbsp;Intiative&quot;(开放源代码促进会)&quot;复兴&quot;的大旗,在互联网世界里展开了一场历史性的Linux产业化运动。在IBM、Interl为首的一大批国际性重型IT企业对Linux产品及其经营模式的投资并提供全球性技术支持的大力推动下,催生了一个正在兴起的基于源代码开放模式的Linux产业,也有人称为开放源代码(OpenSource)现象。&nbsp;<br /><br /><br />  2001年1月,Linux&nbsp;2.4发布,它进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统的扩展性,同时它也集成了很多用于支持&nbsp;桌面系统的特性:USB,PC卡(PCMCIA)的支持,内置的即插即用,等等功能。<br /><br />  2003年12月,Linux&nbsp;2.6版内核发布,相对于2.4版内核2.6在对系统的支持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1.更好地支持大型多处理器服务器,特别是采用NUMA设计的服务器;2。更好地支持嵌入式设备,如手机、网络路由器或者视频录像机等;3.对鼠标和键盘指令等用户行为反应更加迅速;4.块设备驱动程序做了彻底更新,如与硬盘和CD光驱通信的软件模块。<br /><br />  这不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程序还是那些程序),这是一次回到正确路上的充满创新激情的&quot;科学复兴&quot;。<br /><br />  在国际范围内Linux的开发,都超越国界经由互联网进行。通常,按照一定规律,每周发布一个Linux开发版,供全世界开发者参照。Linux开发版的序号的第二位为奇数,阶段性发布的序号第二位为偶数。Linux的各个发行版只能均与一定的序号相对应没有序号的发行版只能入另册。当今Linux的全部开发活动分布在各个国家,在互联网上由近100位高手在日夜进行,总体协调人是LinusTorvalds。带有序列号的Linux发布权掌握在他手中。在法律上,指称这组代码集的Linux注册商标的版权归Linus本人所有。<br /><br />  Linux体系发行版是由特定序列号的Linux(内核)及属于CNU体系源码开放的功能性支撑模块和一些运行于Linux上的商用软件所集成。发行版整体集成版权归相应的发行商所有。Linux发行版的发行商(称为Linux发行商)一般并不拥有其发行版中各软件模块的版权,发行商关注的应该只是发行版的品牌价值,以含于其中的集成版的质量和相关特色服务进行市场竞争。严格讲来,Linux发行商并非必须一定是什么独立软件开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新兴的IT行业。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发行版均必须含有一个标明特定序列号的完好的Linux稳定运行版本。在这里,版本序列号授予权属于Linus本人,代表以Linux为首的国际性开发团队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任何Linux发行商在心中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站在Linux内核背后辛勤创作的开发团队。没有他们,就没有Linux。Linus与Linux开发团队永远联系在一起。经常不断的推出Linux发行版是各国Linux发行商应尽的责任,Linux发行商的经营活动是Linux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nbsp;<br /><br />  Linux&nbsp;发展的重要里程碑<br /><br />  1990年,Linus&nbsp;Torvalds&nbsp;首次接触&nbsp;MINIX<br />  1991年,Linus&nbsp;Torvalds&nbsp;开始在&nbsp;MINIX&nbsp;上编写各种驱动程序等操作系统内核组件<br />  1991年,Linus&nbsp;Torvalds&nbsp;公开了&nbsp;Linux&nbsp;内核<br />  1993年,Linux&nbsp;1.0&nbsp;版发行,Linux&nbsp;转向&nbsp;GPL&nbsp;版权协议<br />  1994年,Linux&nbsp;的第一个商业发行版&nbsp;Slackware&nbsp;问世????<br />  1996年,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确认&nbsp;Linux&nbsp;版本&nbsp;1.2.13(由&nbsp;Open&nbsp;Linux&nbsp;公司打包)符合&nbsp;POSIX&nbsp;标准<br />  1999年,Linux&nbsp;的简体中文发行版相继问世<br />  2001年,Linux2.4版内核发布<br />  2003年,Linux2.6版内核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

主题

95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