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因斯坦的第一次科学革命
1905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关于狭义相对论基本思想和时空概念的论文,这篇论文意义重大,它改变整个科学面貌。爱因斯坦仅凭此项研究成果就可永垂青史。爱因斯坦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推演质能关系这一简单却基本的关系式。这一研究成果直接导致40年后原子能的发现及应用。
2,爱因斯坦的第二次科学革命
1915年,距离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仅仅10年后,爱因斯坦就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工作。这是自牛顿之后的全新的引力理论陈述,它解释了地球是如何吸引月球的,星球是如何相互围绕着运动的,以及宇宙的结构。显然,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比牛顿的旧理论更优越。
3,爱因斯坦的性格特征
两大理论的提出令爱因斯坦名声大噪,人们开始研究他的思维模式,爱因斯坦的名言是最好的总结:
Common sense is prejudice developed before the age of eighteen.
爱因斯坦的天赋特征不同于国内的神童,3岁能识千字文,4岁能重述四大名著,而是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被固有知识系统所束缚,不拘泥于成见。例如1900年普朗克提出光子概念时,普朗克本人都感觉到很惊讶,感觉有点匪夷所思,但是爱因斯坦能够迅速完全理解这个概念的意义,并且预测了光电效应的低频截至频率。
4,爱因斯坦的第三次科学革命
爱因斯坦并没有消停着,继续着思考。从1918年到1949年这30年间,信奉科学理论简洁美的爱因斯坦,一直做着一项最深刻最困难的工作,即要发现这样一个理论,能包含大至天体的宏观现象和小至基本粒子的微观现象。当时许多科学家不认为这样一种统一理论能存在。在爱因斯坦70岁的1949年,爱因斯坦认为他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研究结果之一发表在加拿大数学期刊上,另个发表在相对性意义的第三版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