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以前--电路分析
早在1914年以前,电路理论就作为一门独立(于一般电磁理论)学科出现了,其最初电路概念是作为理想集总元件系统已经牢固建立了。例如莱顿瓶使用现在我们熟悉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而且两端电阻视为满足伏安关系V=IR的黑箱子,也就是说不再关注器件内部结构,而使用抽象的观点来定义器件,它要满足连结约束(基尔霍夫定律),这个是假设定律。
1894年,施坦玫茨在电路理论中引入复变量;
1847年,基尔霍夫拓扑规则;1902-04年,福伊斯纳对其拓展。
1853年,戴维宁定理(亥姆霍兹定理);
1899年,肯内力提出star-delta变换;
1904年,拉塞尔提出对偶的概念;
1911年,肯贝尔使用复数值p;
1920-25年---网络设计
1926-35年---网络综合
1932-45-----反馈放大器
WWII后--形式可实现性,拓扑综合,非线性和时变电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