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365原理图的输出级需要查什么资料?

[复制链接]
2458|24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1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叶春勇 于 2019-12-19 14:07 编辑

最近,在分析各种运放的原理图,其中op365的输出级,要查什么资料?
集电极输出的。经仿真好像是轨至轨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运放型号是不是OPA365而不是OP365?  发表于 2019-12-20 11:54
@xch :我关心的是输出部分,需要查什么资料,或有什么关键字。我对这个双漏极输出很感兴趣。  发表于 2019-12-19 20:56
xch
这个原理图的输入不可能轨对轨  发表于 2019-12-19 16:39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19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出级好像是共栅+共源?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1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春勇 于 2019-12-21 07:58 编辑

我想了下,排列组合。两级放大电路的组合(mos对应相同)
共射共射,共射共集,共射共基
共集共射,共集共集,共集共基
共基共射,共基共集,共基共基
xch 发表于 2019-12-1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的图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xch
@叶春勇 没啥特点,轨对轨输出都这样的输出  发表于 2019-12-20 11:14
正解,但是这个电路图的特点主要在输出部分  发表于 2019-12-20 08:10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19 21:23
黑田彻另一本书有讲,叫什么我忘了,共源极疊接放大,的样子。轨对轨输出用途。 ...

黑田彻的,两级反相和非反向放大器,挺实用的。我自己学习了一遍。换成mos后你有学习吗?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20 08:34
沒有。一直不能掌握MOS的参数,还要努力尝试当中。跟他学习变压器建模。研究3周明确了Lleak1=(1-K^2)×L1 ...

你的帖子,我看了,看你把黑田彻的书全部仿真了一遍。然后我就下了这本书学了一下。
变压器的模型:
还是耦合电感的靠谱点,理想变压器的电感无穷大,不好用计算机编程。
spice变压器仿真,用的是耦合电感模型,黑田也讲了。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xmar 是opa365,对这个电路有啥看法。给点信息,我去查资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cmos集成电路电路设计、布局与仿真 》中最像的就是这个输出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iaxingxing 发表于 2019-12-2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0 10:54
你的帖子,我看了,看你把黑田彻的书全部仿真了一遍。然后我就下了这本书学了一下。
变压器的模型:
还是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与制作 黑田彻 周南生 电路设计 电工电路 科学出版社9787030174970 书籍”  是这本吗?值得购买吗 ?
radarsmile 发表于 2019-12-2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插眼,膜拜学习中。。。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0 1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iaxingxing 发表于 2019-12-20 17:20
“晶体管电路设计与制作 黑田彻 周南生 电路设计 电工电路 科学出版社9787030174970 书籍”  是这本吗? ...

我看了还行,是日本电子产品席卷全球那代人写的。有仿真,有近似计算方法。其中交流放大器,频率响应,正弦波的thd。运用仿真软件,怎么弄出来了的。学了不少东西。看这本书,对分立元件有电路底子,且仿真软件认识更深。里面的电路,把mos往里面一套,好像也能用。跟铃木的的书比,理论更强一些。被king555盯上的书看来真不错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20 22:03
这本好,不知道大陆有沒出版。
这个是本坛有名的AD797,他一到则H丶x安静多了。 ...

黑田彻的这句话说服了我。

所以得花点时间,扫运放的原理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st.you :是的,我现在收集了10多个  发表于 2019-12-22 15:19
好多运放不提供内部原理图。  发表于 2019-12-22 14:33
rookie21 发表于 2019-12-2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t1,t2就是个pushpull 共源输出,用来实现轨道轨,就和cmos反相器一样。t1,t3,t5,t6和t2,t4,t7,t8是两个 translinear 环,来实现偏置。
然后两个电容米勒频率补偿,大概如此吧。
rookie21 发表于 2019-12-2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1 17:49
黑田彻的这句话说服了我。

所以得花点时间,扫运放的原理图。

这话大多模拟ic设计教科书里前言里都有,呵呵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20 22:03
这本好,不知道大陆有沒出版。
这个是本坛有名的AD797,他一到则H丶x安静多了。 ...

黑田彻的另外一本搜到了,国内有出版。《基于op放大器与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居然是分析运放的。从5晶体管与10晶体管运放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2 2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田的晶体管的那本,分析了晶体管的hfe离散型,以及用负反馈的方法稳定静态工作点尽可能保证量产一致性,然后在用负反馈的方法让增益被电阻所控制,打消了我的疑虑。让我觉得学晶体管电路设计对我有用。他自己也说反馈并个电容提高交流增益是救生圈,有量产经验的一定会去思考的。他提出个框架,我自己去补盲点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22 22:03
在比较前面的章节,他有敘述射极随耦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我认为是原因之一,尚有其它可能原因),您找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叶春勇 发表于 2019-12-23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5555 发表于 2019-12-23 13:27
T1和T2都是电压隨耦,只有电流有放大。Cbe2那一路影响不大,Cbe2并联了自己的B÷gm之后又串联了B×R2,B ...


我做了个仿真,cbe2 cbc2 在T2上都并了10pf电容。极点还在。去掉cbe2还是有极点。cbc2影响更大我认同,应该是对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2

主题

4811

帖子

5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