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芯片] CH582F 硬件配置会不会影响RF_PHY?

[复制链接]
1270|14
静谧晨光 发表于 2025-9-2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 CH582F 上实现 RF_PHY_Hop 时,遇到上位机能够与一台下位机正常通信,但更换另一台下位机后跳频失败。

请问如何排查这是由于硬件差异(如射频匹配、晶振偏差)还是软件问题(如协议栈、状态机未复位)造成的?有没有推荐的调试手段?
WCHTECH75 发表于 2025-9-2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的三块板子都是相同的吗,如果都是相同的差异一般不是很大,如果硬件不同可以看下是否是哪个硬件外部晶体多贴了匹配电容,也可以先使用官网例程和三个开发板进行验证。
 楼主| 静谧晨光 发表于 2025-9-26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WCHTECH75 发表于 2025-9-25 11:08
使用的三块板子都是相同的吗,如果都是相同的差异一般不是很大,如果硬件不同可以看下是否是哪个硬件外部晶 ...

行,我来拿三块板子试一下
周半梅 发表于 2025-9-2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在 2010 年前后,VIPer 逐步扩展到多种封装和不同功率段,开始强调待机功耗降低。
帛灿灿 发表于 2025-9-27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2015 年左右的 VIPer0/E 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超低待机,能满足欧盟能效标准。
童雨竹 发表于 2025-9-27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VIPerPlus 系列出来后,集成度更高,还把保护功能(过温、过流、短路)都做成硬件内置。
万图 发表于 2025-9-27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 VIPer27/35/53 这一代,效率更高,能支持 quasi-resonant 工作模式,减轻 EMI。
Wordsworth 发表于 2025-9-2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 年左右 VIPerGaN 出现,直接把 GaN 功率器件整合进来,开关速度和效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Bblythe 发表于 2025-9-27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一代的产品更强调宽输入电压范围和高功率密度,特别适合 USB-PD 和快充场景。
Pulitzer 发表于 2025-9-27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不仅做发射端,还在接收端的整流和电池管理上打通了完整链路。
Pulitzer 发表于 2025-9-27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敏度对低速率传输尤其重要,比如 125 kbps 模式,能到 -103 dBm,远距离 IoT 就更稳。
Uriah 发表于 2025-9-27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看 ST 的技术发布,重点还是能把高压高功率密度做到稳定、安全,而且兼容现有的电池系统。
Uriah 发表于 2025-9-27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在工业环境用,最好还是实测一下 RSSI 分布,WB0 的参数在 datasheet 是理想条件下的。
Clyde011 发表于 2025-9-27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 TI 和 NXP,ST 更强调 GaN/SiC 的大功率优势,估计未来在车载快充无线化会有很大市场。
Clyde011 发表于 2025-9-27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体看,WB0 的射频指标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但对 IoT 设备的稳定连接已经够用了,性价比很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主题

31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