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器输入端叠加一个正弦波和一个锯齿波,输出是叠加的

[复制链接]
2964|11
 楼主|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随器输入端叠加一个正弦波和一个锯齿波,输出是叠加的吗?如图所示。波形都是单极性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楼主目的是两路信号幅度相加,参看模拟电路教材讲运放电路那部分当中的“加法器”。
 楼主|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ric112358 于 2014-4-17 16:47 编辑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16:05
如果楼主目的是两路信号幅度相加,参看模拟电路教材讲运放电路那部分当中的“加法器”。 ...

加法电路我是知道的,常规使用时正向和反向加法器,现实是我不想倒相,又不想幅度变化,所以就不能用常规正向比例加法器,因为没直接跟随相加使用过,不知道时候能实现图所示的波形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16:42
加法电路我是知道的,常规使用时正向和反向加法器,现实是我不想倒相,又不想幅度变化,所以就不能用常规 ...

不能。
很显然,u1=0且u2=1时输出为0.5,u1=0.5且u2=0.5时输出为0.5。输出并不是u1+u2。

另外,你想像的图形就有问题。什么时候你在示波器上看见过想像的“正弦”曲线上红色部分这样的“时光倒流”的曲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ric112358 于 2014-4-17 18:53 编辑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18:02
不能。
很显然,u1=0且u2=1时输出为0.5,u1=0.5且u2=0.5时输出为0.5。输出并不是u1+u2。

哦,画错了,假如用正向加法器,如图4所示,假如正弦波是双极性的,峰峰值很小,假设为100mv吧,锯齿波为0~5V,那么输出是不是就类似于图5了呢?实际上面的正弦波波峰和波谷应该都是垂直于X轴的。我画的只是示意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18:48
哦,画错了,假如用正向加法器,如图4所示,假如正弦波是双极性的,峰峰值很小,假设为100mv吧,锯齿波为0 ...

图5可以用,但需要注意各电阻总有一定误差,各电阻的误差将直接造成运算误差。
另外,锯齿波0~5V,加上正弦波,其和肯定有大于5V的时刻,电源电压5V不够。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面的正弦波波峰和波谷应该都是垂直于X轴的”

这句很不像学过平面几何的学生说出来的话。什么叫“波峰垂直于X轴”、“波谷垂直于X轴”?

用加法器,最后得到的波形应该是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aptzs 发表于 2014-4-1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图有点怪,我仿真的图就跟7楼的图一样。而且用跟随器的输出幅度只有用模拟加法器的一半。
 楼主|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ric112358 于 2014-4-17 21:32 编辑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20:19
“实际上面的正弦波波峰和波谷应该都是垂直于X轴的”

这句很不像学过平面几何的学生说出来的话。什么叫“ ...

见笑啦,表达能力较差,十分感谢您的答复!!受益匪浅!!再问您下,您这个图是用什么画的呢,仿真的画应该没有那直线的吧。。还有就是正弦波和锯齿波的输入是不是应该用跟随器降低输出阻抗,不然内阻会怎么影响最终的输出波形呢?
maychang 发表于 2014-4-1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7 21:30
见笑啦,表达能力较差,十分感谢您的答复!!受益匪浅!!再问您下,您这个图是用什么画的呢,仿真的画应 ...

此图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画成。

运放构成加法电路,加的是两路输入电压,那么自然要求输入信号源是电压源。如果信号源内阻不可忽略,应该用跟随器等电路降低信号源阻抗。倒底需要不需要跟随器,要看你的信号源,以及运算精度要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peric112358 + 1 真诚帮助,诚心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Lgz2006 发表于 2014-4-18 0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学些花里胡梢的东西
有功夫去看看基本电路知识,明白源内阻等效,两个电源相互分压...等
 楼主| peric112358 发表于 2014-4-18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Lgz2006 发表于 2014-4-18 06:51
不要学些花里胡梢的东西
有功夫去看看基本电路知识,明白源内阻等效,两个电源相互分压...等 ...

谢谢您的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

主题

27

帖子

1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