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下电路图说明部分,说明书的介绍比较粗糙。例如,Tx1、2的输出阻抗是多少?由此可以决定需要的负载阻抗;输出功率限制是多少?带宽需要多大?
Tx1-2估计是平衡输出。电感L、C2a、C2b等接地(TVSS),将平衡阻抗变换网络分割成两个非平衡网络。
单独看一个非平衡网络,L0、C0具有低通结构,它们的取值也是阻抗变换网络的一部分,也将影响到输出功率。C1既是隔直电容,也是阻抗变换电容。C2a、C2b是网络频率调整电容,它们与L并联的结果,在13.5MHz上呈感性,即合成并联阻抗使得等效电感减小,频率偏移将加大器件输出端口的反射,降低读卡距离。输出频率13.5MHz是晶振频率,不会变,变化的是网络的匹配频率。元件的温漂、外界的影响,都可以导致匹配频率的改变。例如外部电感的靠近将导致等效L的降低、匹配最佳频率的漂高。C2b>C2a,在“空载”下C2b部分的频率低于C2a部分的,加大了平衡输出的带宽(匹配会变差)。或者,空载时有意将匹配频率调低,读卡时(加载),频率变高,效果自动改善。
使用25欧作为非平衡网络的阻抗转换目标,在参考参数下的仿真可以得到一定的匹配。要想匹配的好,所有参数都需要有不小的变动。由此看出,数据手册给出最佳输出阻抗是多么重要。平衡下的匹配阻抗就是50欧。
匹配网络是个窄带网络,对带外的反射会很大,因此抑制了谐波,实现了带外抑制指标。
原理大致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