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设计及通信设备开发详解——基于MPC82XX处理器<br /><b>卓越的链接</b><br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qid=1238487283&ref=SR&sr=13-1&uid=168-0888845-7367438&prodid=bkbk941360<br /><b>当当的链接<br /></b>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25103<br /><br /><b>互动的链接<br /></b>http://www.china-pub.com/45206&ref=ps<br /><b>核心章节目录</b><br />第7章 二层交换机最小系统实现<br />7.1 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简述<br />7.2 二层交换机软硬件系统概述<br />7.2.1 二层交换机硬件系统结构<br />7.2.2 系统模块图<br />7.2.3 MPC8260与ZL50408的连接方式<br />7.2.4 ZL50408与DP83843的连接方式<br />7.2.5 二层交换机软件系统结构<br />7.3 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br />7.3.1 DMA模式概述<br />7.3.2 ZL50408二层交换芯片概述<br />7.3.3 收发包的过程<br />7.4 二层交换机代码结构<br />7.5 二层交换机代码实现<br />7.5.1 基本数据结构和功能函数实现<br />7.5.2 总体初始化流程<br />7.5.3 链路失效转移配置<br />7.5.4 板卡启动初始化<br />7.5.5 收发包驱动函数<br />7.5.6 端口控制的实现<br />7.5.7 VLAN模块的实现<br />7.5.8 MAC模块的实现<br />第8章 七号信令测试仪最小系统实现<br />8.1 七号信令测试仪下位机实现概述<br />8.1.1 DS21354功能描述<br />8.1.2 DS21354引脚控制<br />8.1.3 DS21354寄存器概述<br />8.1.4 上电过程及相关寄存器<br /> ……<br />第9章 ATM信元收发卡最小系统实现<br />第10章 GSM信令测试仪最小系统实现<br /><b>样张:</b>第1章 目标产品禾和开发简介<br /> 我们的目标是掌握本书第7章的二层交换机、第8章的七号信令测试仪、第9章的ATM信元收发卡和第10章的GSM信令测试仪开发。这些通信设备的开发完全依赖于MPC8260处理器。在通信设备领域,Freescale的实力非常强大。由于MPC82XX处理器实现操作复杂,使有的开发者望而却步。但是MPC82XX提供了丰富的片上资源,使我们的开发过程恰恰能变得简单许多。本书的核心章节所列举的产品程序,都是经过笔者精心调试,在目标板“跑”过的程序,经过了必要的裁剪,基本都是可拿来直接用的.我个人认为学习嵌入式开发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r />阶段1:“跑流水灯”。学习之初的重中之重是阅读代码,因为刚开始学,毕竟什么都不懂,先看看别人的程序总是有益的。然后自己再调试程序,使程序在硬件上“跑”起来(刚开始在没有开发板的情况下,可以试着自己进行软件仿真),有了感性认识后,一切都好办了。如果一味地看书只能是越来越困惑,看着后边的忘了前边的,到最后失去兴趣。另外,不要小瞧流水灯这个小小的程序。使其轻松地“跑”起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你的各个功能模块都必须调试正确。笔者初学嵌入式时,在MPC8250ADS开发板上把流水灯点起来,也是着实高兴了一阵。这说明内存映射、程序载入的地址、I/O口配置、中断如果用到了)、bootloader、BDM调试过程、自己编的程序全部都正确。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也是不小的成就了。<br />阶段2:“看着datasheet,拿着模板改程序”。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会发现,我们必然要学习某种具体的芯片(读者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跑跑”流水灯的水平),这时就要翻阅大量的原厂手册(有的还可能需要签NDA),这说明读者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新的层次。当然此时还必须辅以原厂例程模板,才能继续开发。毕竟只有少数人,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开发。没有一个程序,每行代码都需要自己来完成。当产品实现类似时,就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了。<br />阶段3:“看着datasheet,写程序”。现在真正的开发就要开始,读者到这个阶段后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平台(如MPC8260与$3C4510b)编写与其硬件对应的汇编初始化程序(堆栈设置、中断handler、复位等)以及程序的主框架等。这就要求读者对芯片非常熟悉(精确到内存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