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对我学生做的微电容测量水平很满意!

[复制链接]
楼主: pengjianxue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21
老狼| | 2010-9-2 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我很想知道,彭老师,你这些实验,互联是靠什么?导线?铜棒的和导线的连接方式,分布参数彭老师是怎么解决的?光耦用什么方法串联?用到电路板没有?还是空间的考虑介质没有?

彭老师,你这种测试方法,我不敢苟同!

再者,对两个6N137光耦分别测得为输入输出电容0.406PF、0.428PF,串联后理论值0.20835PF,实测0.212PF,误差1.8%。
彭老师您对误差的理解就是这样的?您认为仪表上标定的值就是这样算出来的?好简单呀!哈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2
wzj197722| | 2010-9-2 13:09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想知道,彭老师,你这些实验,互联是靠什么?导线?铜棒的和导线的连接方式,分布参数彭老师是怎么解决的?光耦用什么方法串联?用到电路板没有?还是空间的考虑介质没有?

彭老师,你这种测试方法,我不敢苟同 ...
老狼 发表于 2010-9-2 12:39


同意楼上,这些人井底之蛙,半懂不懂,就瞎扯一通。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3
mohanwei| | 2010-9-2 13:3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建议彭老师多搞几个讲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4
maychang| | 2010-9-2 13:56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有变成AVR版面的危险。

指责老彭未经标定的,可能不很清楚物理量各基准是如何建立的。
欧姆定律,当然是欧姆首先做实验确定的。可是,当时并没有电压表电流表,就更别提标定了。那么,欧姆先生,你凭什么说“成正比”?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5
音乐乐乐| | 2010-9-2 14:20 | 只看该作者
这完全是两码事,欧姆定律描述的是正比关系,以下**足以证明成正比了~
而电容值早已有定义,该多大就是多大,因为这个物理量的基准已经建立了!没有校准仪器,只能说明线性,跟精度无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做了一个电容表,拿了两个1000000.000000UF的电容测量,结果都是5.000000UF,然后我又把两个电容串联测量结果是2.500000UF,您能得出结论我的精度是0%吗?

德国中学教师欧姆(G.S.Ohm,1787~1854)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研究了电传导问题,他认为电传导和热传导这两种现象很相似,他想电传导是否也和热传导一样,在导(电)体中,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电)流量跟两端的驱动力(电势差)成正比,跟它两端的阻力(电阻)成反比呢?
        1826年,49岁的欧姆创造性地将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的扭秤法结合起来,研制成功了测定电流强度的电流扭力天平,其结构是这样的:
        用一个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与该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一铋和铜温差电池(提供稳定电流)的一端浸在开水里,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如图)  。当两个水银槽与导体联结成回路时,温度差产生了电流。电流的强弱就由磁针的扭转角表示出来。
        欧姆在实验中用相同粗细的八根铜线,其长度分别为2、4、6、10、18、34、66、130英寸,把它们依次接进回路中,并测出每一次线路中的电流强度,从而得出了一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他得出了一个等式,I=  V∕R(式中,I代表电流强度,V代表电势差,R代表导体的电阻),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6
老狼| | 2010-9-2 14:2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就是差别了,物理量的基准是别人定的,我们只能跟着人家走,难不成 要自己定义物理量?另玩一套?那就请不要用 欧姆这个单位!
测量方法值得商榷,对误差的分析,不敢苟同!
号称做的东西精度超高,不敢认同!
这个东西拿到仪表检测中心能通过?哈哈哈!我不是干这一行的,不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7
maychang| | 2010-9-2 14:40 | 只看该作者
25楼:
欧姆当年可不是得到I=  V∕R。如果真是如此,就不是欧姆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8
maychang| | 2010-9-2 14:4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讲到库仑定律时都要讲库仑用扭秤测量两个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图。那图也是错的,如果库仑真是如此测的,那就不是库仑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9
音乐乐乐| | 2010-9-2 14:4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不要较真这个了,那也是网上摘的,只是为了说明一下正比,没有定量,而且当时这些物理量基准还没有建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0
老狼| | 2010-9-2 14:56 | 只看该作者
彭老师出来开课吧,呵呵!我可是个好学生!勤学好问!就怕把老师问急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1
PowerAnts| | 2010-9-2 14:57 | 只看该作者
1楼,如果未精密测量,证明两个光耦的输入-输出耦合电容的容值,那么确实只能说明2%只是线性
15楼,1. 1欧与1M串联分压,引出的是否1uV,这个很难说,别忘了热电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2
老狼| | 2010-9-2 15: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蚂蚁,热电势你说出来太早了,这个我本来等着彭老师出来讲课的时候再问的!你抢了我的一个问题!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3
pengjianxue|  楼主 | 2010-9-2 15:0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物理量是通过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经过物理定律和数学换算而来的,如A=B,A=C, B一定=C道理一样。

否则太阳距地球的距离得用皮册量了。

1V,2V,4V,10V,电压,1M欧、1欧、10M欧电阻可用普通表测出,那么10M欧与1欧并联后再与1M欧串联,以次接到1V,2V,4V,10V电源上, 那么流过10M欧的电流我如果测出分别为0.1pA,  0.2PA,0.4PA,1PA,

你说不对在哪吗?

问题:
(1) 如果信号源X,测量结果为Y,
       Y=a+bX+cX*X+DX*X*X*
      如果改变X分别为X1,X2,X3,测得结果为Y1,Y2,Y3,

   并有:Y1/X1=Y2/X2=Y3/X3=b
     是否可推定:Y=bX  ?

(2) 如果存在固定或非固定偏差, 还存在线性关系吗?

(3) 如测量结果成线性关系, 且如果对象是线性的, 那么,测量是准确的,除非存在一个未知的固定系数,
在我们的设计中这个系数已知的固定的。

如果我们抱着教条思想, 我们就不需要研究数学,研究方法,间接方法就不存在了。

如果我们没有尖端设备,就啥事不能做了。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4
PowerAnts| | 2010-9-2 15:0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老狼等也不要被杂散电容吓怕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在几百pF的引线电容干扰下,要精密测出传感器上0.01pF的容量变化,用来做粉尘流量计等,还是很有学问的。(这个俺不懂)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5
PowerAnts| | 2010-9-2 1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owerAnts 于 2010-9-2 15:12 编辑

33# 老狼

罪过...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6
maychang| | 2010-9-2 15:14 | 只看该作者
30楼:
当然基准还没有建立。别说基准,连单位都没有。
历史上,迈克尔逊的光速实验当然是最著名的。可是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重新测定光速,出问题了:与迈克尔逊实验结果不重合(两次实验均给出误差范围)。这是怎么回事?
这话说起来太长,也许应该另一帖里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7
pengjianxue|  楼主 | 2010-9-2 15:34 | 只看该作者
(1)我们系统的参考物理量为电压,电流,频率, 已知电阻。这4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通过定律和普通仪器而知。
(2)电容对象的串并联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

在无尖端仪器或这样的仪器还没造出来,初步结论是否下呢?何况,我公布的数据还是保守的。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8
pengjianxue|  楼主 | 2010-9-2 15:44 | 只看该作者
我公司的三类设备的客户不乏日本、德国、法国著名公司,在我司的行当里,是公认的顶级产品,我不应这么高调,但中国人不是处处不行。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德国的、日本的、美国的、意大利的,我们见过了,用户也体验过了,跟我司的就是无法比。

老板很辛苦,在这行业投入了5年时间、金钱,出正果了。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39
sxdxy| | 2010-9-2 15:44 | 只看该作者
30楼:
当然基准还没有建立。别说基准,连单位都没有。
历史上,迈克尔逊的光速实验当然是最著名的。可是20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重新测定光速,出问题了:与迈克尔逊实验结果不重合(两次实验均给出误差范围)。这是 ...
maychang 发表于 2010-9-2 15:14

很好奇may伯的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收集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0
pengjianxue|  楼主 | 2010-9-2 16:05 | 只看该作者
我准备出本“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有这样的想法几年了,但一直没空,公司很忙。

如果出了,看的起我的,送两本,嗬。

彭建学   上海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