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小相位函数,大家不要简单背诵定义,例如什么极点只在LHP,零点在LHP或jw轴上,就是不能在RHP上。而是要理解为何叫最小相位?
看下图:
上图a符合最小函数的定义,而这个函数只要和合适的全通函数相乘,总是可以把零点转换到RHP的,例如上图b就是可能之一,当然可以乘某个全通函数,让3个零点全部移到RHP,也当然可能只把实轴上的零点移动到RHP,而其它两个零点不动,这里只画了可能性之一。
那么全通函数有什么特点呢?由于全通函数零极点左右对称于虚轴,根据施瓦特首创的零极图矢量意义理解,显然幅度 恒定,而且相位滞后角总是正的!!!这个总是正的,会导致零点移动到RHP时,原函数和全通函数的组合相位滞后角,总是大于上图a!换句话说,图a和图b或其它零点在RHP的图形相比较,图a的相位滞后角最小,所以说这里的小和最小,是相比较于RHP零点情形时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