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2812的开发经历(酸甜苦辣)

[复制链接]
tjsheep 发表于 2007-5-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用allegro画的板子么?那么多的曲线?

  
 楼主| DSP动力 发表于 2007-5-1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用Allegro画的板子

马上要上街了,匆忙说一下过程吧。<br />先是用Allegro手动布线,基本上都是45度的折线,到最后优化时,可以使用转换功能,把折线转换为圆弧曲线;最后就是目前看到的效果。(Allegro自动布线基本上是不能用,先自动布线,后手动优化)<br /><br />我以前使用Protel,好处就是极易上手;Allegro学习周期相对较长一些,但是用熟了,非常好用。<br /><br />最终转换为Gerber文件时,可以很详细的看到制版效果,可控,且和实物一致。<br /><br />另外做产品和做作开发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要求,连开发流程都是有较大区别的;&nbsp;绝不是仅仅满足于单板运行,关键是可靠稳定(恶劣环境)是最终的设计目的。
super323 发表于 2007-5-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good
tjsheep 发表于 2007-5-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楼主很认真,不过

<font color=#0000FF>转换成曲线真的没必要,糊弄老板倒是可以的。在150M这个级别,折线和曲线造成的阻抗失配还没有你的匹配电阻误差的零头大,同时,普通fr4板,线路不等长造成的信号延时也不过就每mm延时3皮秒左右,和你的时钟抖动来比,就算是5ppm的温补晶振,也不过是一个零头,而且28自己的10倍pll的相位抖动也远比你的这点延时控制来得大。退一步讲在这个频率级别的芯片,2层板都是可以做到很稳定的,与其在这些小处抠,不如切切实实考虑地线的布置,信号,电源回路的布置,电路结构的设计等更加主要的问题了。举个例子,现在前端总线800M的电脑主板,也大多是4层板就够了,而1000M的网卡很多还都是2层板,他的实际频率也要达到250M了。当然,我觉得楼主这样分析问题对于研究问题的态度来说是相当好的,值得表扬,不过就是不要吓跑想研究28的很多xdjm们了……</font>
knight_don 发表于 2007-5-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中的

“在150M这个级别,折线和曲线造成的阻抗失配还没有你的匹配电阻误差的零头大。”除非楼主拿刀刮电阻调整阻值,再用6位半的万用表去校,刮贴片的难度太大了,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这个级别板子,器件布局非常重要,Allegro布局的智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楼主| DSP动力 发表于 2007-5-5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 单板布局很重要,比布线和阻抗设计更重要。

确实是啊:&nbsp;单板布局很重要,比布线和阻抗设计更重要;&nbsp;布局都是手动的。<br />另外&nbsp;75MHz&nbsp;的外频和计算机&nbsp;800M&nbsp;的外频比较,那真是小巫见大巫。<br /><br />按照目前的设计方法确实有点复杂,我相信大家如何走这样一个设计过程,对实际调试是很有帮助的;当然缺点是学习周期长一些。<br /><br />26楼tjsheep兄分析的都是很有道理的,折线和圆弧线差别不大;这个转换过程实在很简单,就顺手作了。&nbsp;地线回路确实很重要,大家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地线回路和阻抗,那么这个设计思路和过程应该是相似的。<br /><br />还有就是工业应用和商业应用要求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是一样,为什么工控机和兼容机价格相差几倍,所以关键的是工业应用要求稳定和可靠,能适应恶劣环境。<br /><br />2812一般都属于工业应用,所以在设计上要比商业应用(包括开发板)考虑的更多一些;如果用商业应用的角度开发,单板可以运行这一点容易做到,但是稳定可靠,我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大家可以谈谈产品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br /><br />过几天,我再把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列一下吧。
jinlt 发表于 2007-5-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还没有说模拟部分怎么处理呢。

&nbsp;&nbsp;高频的数字电路部分还好办。&nbsp;但模拟电路和电源的设计,确实很头痛。<br />&nbsp;&nbsp;您所说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加磁珠隔离,模拟电源和数字电源也用磁珠隔离。&nbsp;我就是这样设计的,&nbsp;效果确实很差,&nbsp;怎么样才能控制模拟部分的纹波呀。不然12位的A/D,&nbsp;看起来效果跟8位的差不多。&nbsp;晕呀。<br />
zli 发表于 2007-5-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2407与2812的选择?

是不是能用2407就最好不用2812呢?
longlyway 发表于 2007-5-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LZ辛苦了

看后受益匪浅,LZ继续
 楼主| DSP动力 发表于 2007-5-8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大家的支持!

太忙了,另外产品测试接近尾期,赶进度啊。<br /><br />模拟电路的设计相对有一些难度,目前的单板电路还没有完成测试充分,说说设计思路吧。&nbsp;(磁珠隔离数字地和模拟地,不是我推荐的罗)<br /><br />模拟电路设计的关键在于3点:<br />1)纹波处理,主要滤掉开关电源引起的纹波噪声&nbsp;---&nbsp;电感电容滤波即可<br />2)单板电路的耦合噪声&nbsp;---&nbsp;铺地和电源走线注意即可<br />3)共模噪声&nbsp;---&nbsp;最难处理的,需要把外部机壳引入单板,使用共模电感,一般应用可以不用考虑。<br /><br />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处理,按照常规设计,只需要不共回路设计就可以;加磁阻隔离主要是为了加大耦合阻抗,减少耦合干扰带来的影响;如果不加隔离时,只要数字和模拟不共地回路也是可以的,但是实际效果我没有测试过,不推荐使用。<br /><br />所以关键的设计还是电源主回路的滤波设计。<br /><br />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吧。
 楼主| DSP动力 发表于 2007-5-8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说2812的AD和磁珠

2812的AD如果不加校准,基本上是不能用的,主要是内部基准有较大的误差;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些稳温漂,基本上是由内部基准不准而造成。<br /><br />另外有些朋友说,通过校准使采样误差在&nbsp;+-5&nbsp;以内(7mV);&nbsp;个人的看法是2812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校准只能校准采样值是实际值之间的误差;采样的稳定性是不能校准的。<br /><br />但是采样的稳定性,2812还做不到这一点,按照我目前的测试,只能达到&nbsp;+-9(13mV),&nbsp;也就是3LSB&nbsp;-&nbsp;4LSB,在20次采样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13mV。<br />80%的采样数据误差在&nbsp;+-6&nbsp;之间波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r /><br />感觉这是芯片本身的原因,基本上达不到手册的+-1.5LSB;并非是由于模拟地或者其他设计方面的原因。
tjsheep 发表于 2007-5-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lz,估计设计28的adc的人想:

只要给弄出来12bit的,管他能不能精确到12bit那……
avansyslee 发表于 2007-5-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

产品是设计出来的!<br /><br />
suntiebing 发表于 2007-5-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指令的问题

&nbsp;&nbsp;&nbsp;&nbsp;<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LACC&nbsp;&nbsp;&nbsp;&nbsp;&nbsp;#9<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PT&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U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br />为什么最下面这条指令不能重复<br />可以在CPU寄存器看到ACC的变化,但不能重复<br />谢谢,大家,新手DSP2407
fineamy 发表于 2007-5-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样,

lz的态度很认真,值得学习。<br />系统的理论学习,<br />其过程是漫长的,<br />但受益是无穷的,<br />
 楼主| DSP动力 发表于 2007-5-9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问题是好事,利于改进。

netjob兄,是否可以说得具体点?&nbsp;也可以改进。<br /><br />模拟电路的设计,要讨论,篇幅会很长;&nbsp;根据实际经验,说说平时容易有理解偏差的一点。<br /><br />我们通常的认为“电路有纹波,多加电容滤波”,对数字电路很有效,对模拟电路要慎重考虑。<br /><br />说说我的理解吧:对模拟电路,多加电容对开关电源的纹波滤除效果是非常有效的;要知道模拟电路还有高频耦合噪声(那是看不见,不易测试到的),那个地方加电容,那个地方相当于提供了耦合通路,看来是个双刃剑。<br /><br />我目前的处理原则是源端和终端加电容滤波,中间传输路线尽量不用;而且电源+侧磁珠放在终端,电源-侧磁珠放在源端。<br /><br />不一定对,希望有经验的大虾说说自己的经验。
clz918 发表于 2007-5-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教各位一个比较弱的问题

&nbsp;&nbsp;&nbsp;看来楼主和各位都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顶级高手了,小弟问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大家不要笑,2812片内不是有RAM吗,为什么还要外加呢?2812的开发板是带RAM的,我一直认为这是为了调试方便的,看来我是想的太简单了。
 楼主| DSP动力 发表于 2007-5-9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时间比较多,马上要出门了。

DSP内部的单周期RAM(可是150M),用来做算法使用;一些非重要功能的数据分配,可用外部RAM;&nbsp;调试时,可以把程序放在外部RAM。<br />单板FLASH用来存储字库,还有就是启动程序;CPLD用来做译码,时序转换。<br /><br />只要按照正常的开发流程,出来的单板一般都很稳定,根本不会出现程序跑飞的现象;&nbsp;产品开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如果觉得复杂,那可能就是知识储备不够,有些部分觉得不可控,心里没有底。<br /><br />今天时间相对较多,多写了一些,下午要出门了。<br /><br />很忙啊,接下来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信号完整性测试、信号质量测试、高温测试、长距离数据传输稳定性测试。
longlyway 发表于 2007-5-9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lz继续

  
quentinck 发表于 2007-5-1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顶一个,F2812的单板也设计了两次,没有过多考虑楼主所说的问题,基本上都调通了。不过看了楼主的经历,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考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