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上可以用信号直接调制红外线,也就是用是否有红外线代表0和1。但是,这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光线的干扰,传输距离很近。
2、为了增大传输距离,就必须提高抗外界杂散光线干扰的能力。用某一载波(比如38Khz)对红外线进行调制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调制后,我们用有无该载波频率的信号来代表0和1,而其他杂散光线干扰正好是该载波频率的概率很微小(自然界的光线几乎很难碰到有这个频率的)。那么就大大提高的抗干扰性能。也就可以明显地增大传输距离。
3、载波频率的选择,一要尽量远离工作环境中能碰到的各种光线的频率(比如日光灯的闪烁频率是100Hz)。二要考虑载波频率要比欲传输的信号的最高频率高数倍。三要考虑器件的最高工作频率(红外管性能也不可能是理想的,有延时等现象),不能工作在高于该频率。
4、38kHz的载波频率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比较合适的。已经成为业界的默认标准。所以就有了38kHz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内含38kHz解调电路),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果用了该一体化红外接收头,那么就必须用38kHz的载波频率。否则的话就会造成灵敏度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法接收到信号。如果自己用普通红外接收管搭建接收电路,那么也完全可以用其他载波频率。只要符合上述几点要求。但线路复杂不少。一般少有人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