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删除"丰臣秀吉"ID,不合适的用户名
1,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世袭的武士,明万历时期他战胜日本其他割据诸侯,统一了日本,任「关白」(相当于丞相),对大和民族的统一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于1592、1597年两次出动大军侵略朝鲜。为援朝抗倭,明政府两次出兵,给日军以极为沉重的打击,但明朝亦损失甚钜。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日军不敢恋战,撤回日本。自此很长时间日本不敢再对朝鲜和中国用兵。<br /><br />2,九、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失败<br />1.秀言派往朝鲜作战部队人数<br /><br /> 译自《毛利家文书》,在《日本史料集成》第262、263页。丰臣秀吉完成国家的初步统一后,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他在天正二十年(公元1592年)三月十三日,发布了侵略朝鲜的出兵令,派遣十五万八千余人,大举<br />侵入朝鲜。<br /><br />秀吉派往朝鲜作战部队人数如下:<br /><br /> 第一队 合计一万八千七百人。<br /><br />羽柴对马侍从(宗义智)率领五千人。<br />小西摄津守行长率领七千人。<br />松浦刑部卿法印镇信率领三千人。<br />大村新八郎嘉前率领一千人。<br />有马修理大夫晴信率领二千人。<br />五岛大和守纯玄率领七百人。<br /><br /> 第二队到第九队的各队人数从略。<br /><br /> 第一队至第九队部队人数,共计十五万八千七百人。以上编成作战队,希早日按照预定布署,赶往朝鲜。(下略)<br /><br />2.秀吉对明朝提出的无理要求<br />录自《续善邻国宝记》文禄二年(27)条。秀古同明使讲和时,提出要求如下<br /><br /> 一、和平誓约无相违者,天地纵虽尽,不可有改变。然则迎大明皇帝之贤女,可备日本之后纪。<br /><br /> 二、两国年来有间隙,勘合贸易近年断绝。此时改之,官船商舶可有往来。<br /><br /> 三、大明、日本通好不可有变更之旨,两国朝权大臣,可写下宣誓词。(中略)<br /><br /> 四、对大明割分八道,以四道并国城(汉城)可还朝鲜国王。(中略)<br /><br /><br /> 五、四道者既返还之,然则朝鲜王子并大臣一两员为质,可渡海赴日本。(中略)<br /><br /> 六、朝鲜国王之权臣累世不可有违背之旨,此可写下誓言。<br /><br />上述各节,已向大明敕使详细陈述之矣。<br /><br /> 文禄二年癸末六月二十八日<br /><br />秀吉朱印<br /><br /> 3.明神宗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的诰命<br /><br /> 录白《石川家藏明神宗诰命》。在《综合日本文大系》第八卷,第690页。<br /><br /> 这是1595年明朝颁给丰臣秀吉的诰命。明朝原打算利用册封来换取日本撤兵,但丰臣秀吉**前面的无理要求,因之战争再起。<br /><br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几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传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锡扶桑之域,贞岷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缆彝章。咨尔丰臣平秀吉,倔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之阙,恳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思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下略)尔其念臣职之当修,烙固约束;城皇恩之已涯,无替款诚。抵服纶言,永遵声教。钦此。<br /><br /> 4.明将杨镐斥责丰臣秀吉书<br /><br /> 录白《杨镐咨文》,山口县樱圃寺内文库所藏,在《日本史料集成》第264页。公元1597年,日军作战失利,明将场镐写此信给秀吉,促其罢兵修好。<br /><br /> 尔已六十余岁,寿命几何?子犹末十龄,孤弱何恃?闻各岛酋,俱榍尔隙,将作复仇报怨之举。不如销尔兵、绥尔众,安定以妥人情。乃使悍将拥兵于外,一旦诸岛有内变,祸起萧墙,即清正诸将,各思为王,岂肯久居尔下,将来又岂肯居尔子之下哉?以势理论之,尔不如速罢尔兵,与朝鲜修好。(下略)<br />严重支持
呵呵
路过支持
抵制鬼子的东西..不妨专门讨论一下关于这一类型的规则
如果形成象某些限制字那样,更好。<br /><br />仅仅针对个别现象,恐怕站方不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