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释一下串联稳压电路中这个电容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9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楼正解。

14楼,这完全是个主流电路,当年应用的非常广泛的,只是这里省了个稳压管的片子电阻罢了
而不是非主流
发表于 2010-8-2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缺少一个电阻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达人的解答,根据建议添加了稳压二极管的分压电阻如图所示:

在这里,R1也有好几个身份吧?
1  作为Q1的基极偏置电阻;
2  作为Q3的负载电阻;
3  作为电路的启动电阻(可能跟1是同一个概念吧?)
那么从电路刚上的到稳定输出电压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可调电阻R3调到最上端,刚上电时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过程:
Vout=Vin-VR1-0.7-0.7=?(R1的压降不知道怎么计算)
由于Q3的基极为Vout,Q3饱和导通,D1反向击穿稳定在2V
故输出电压Vout=2+0.7+0.7=3.4v
不对,Vout应该被D1和Q3的Vbe钳位在2+0.7=2.7v
故输出电压Vout=2.7v

搞不清楚电路刚上电到稳定输出电压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各位高手解答一下,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Q1,Q2组成的达林顿管应该是一个射极跟随器,Vout跟Q1的基极只相差1.4V,当Q1的基极电压上升到2.7v+1.4v=4.1v时,输出已经被稳定的钳位在2.7v了,即使Q1基极电压再上升输出还是输出稳定的2.7V电压。
应该是这样吧
R1的压降怎么计算的?
发表于 2010-8-3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发表于 2010-9-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错了,C1可有可无,有效果更好,防止刚上电时输出电压过高,CI其加速作用
发表于 2010-9-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下
发表于 2010-9-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cod 于 2010-9-3 15:56 编辑
哦,Q1,Q2组成的达林顿管应该是一个射极跟随器,Vout跟Q1的基极只相差1.4V,当Q1的基极电压上升到2.7v+1.4v=4.1v时,输出已经被稳定的钳位在2.7v了,即使Q1基极电压再上升输出还是输出稳定的2.7V电压
应该是这样吧 ...
菜鸟学模电 发表于 2010-8-30 17:03

Q1基极电压变化的原因有两个:①输入电压波动以及负载变化。②调节电位器R3。
①假如输入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使Q1基极电位上升,根据Vout=Q1基极电压+0.7+0.7,所以输出电压Vout势必上升,使Q3的基极电位升高,于是Q3的导通程度增加,进而导致Q1基极电位下降,抵消了前面Q1上升的电位。也就是说输入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不会使Q1的电位变化,输出Vout也不会变化,这也是串联型稳压电路之所以稳压的原因。
②调节电位器R3,以向下调为例,使Q3的基极电位降低,于是Q3的导通程度降低,进而导致Q1的基极电位上升,还是根据Vout=Q1基极电压+0.7+0.7,输出电压Vout也上升,这就是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调性。
也就是Q1的基极电位和Vout是共进退的,要么都不变(稳压),要么一起变化(可调)。
并不会出现你上面说的Q1的基极电位上升而输出电压不变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你分析的很好,很认真...
以下推论的 前提是R3调到最上端固定不变,故有:
Q1,Q2组成的达林顿管应该是一个射极跟随器,Vout跟Q1的基极只相差1.4V,当Q1的基极电压上升到2.7v+1.4v=4.1v时,输出已经被稳定的钳位在2.7v了,即使Q1基极电压再上升输出还是输出稳定的2.7V电压


说到底,我是想如果自己设计电路,R1,R4的阻值该怎么选取,是怎样计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