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EPIC这类Converter 的疑问。

[复制链接]
HWM 发表于 2019-8-22 1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WM 发表于 2019-8-22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摘自器件手册中的应用图例。
 楼主| Nivans 发表于 2019-8-2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xj01 发表于 2019-8-22 14:44
应力表现为链波电流,过大链波电流,电容必须足够多几个并联,否则功率大的时候,直接烧坏。 ...

这里的并联多个小的跟一个大的就不同啦,多病几个等效电阻就小很多了!!!
tianxj01 发表于 2019-8-2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的同步整流SEPIC线路真是一个好东西,可惜,凌力特的芯片实在是真太贵了,谁用得起?
当初我测试时候,采用的是3842 + IR2184.MOS管用的是TPCA8048  东芝的贴片MOS,这个虽然复杂点,可至少性价比高啊,现在IR2184可以不用了,直接用EG2131,成本就又更低了3842 +EG2131不到1元钱。  
xch 发表于 2019-8-2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1:1 变压器,耦合的。没有一点问题。

吃饱撑的研究回字哪种写法更纯真。

你一顿吃几碗饭研究这个?

评论

这一位先生说话锋芒毕露。  发表于 2019-8-22 17:14
xukun977 发表于 2019-8-2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ukun977 于 2019-8-22 17:19 编辑

去电源网问问专业人士吧,这儿没有专业搞电源的(即便是做电源的,也未必做过SEPIC)。
在百度上用关键词SEPIC搜索是没用的,现在是解释为何不行,给个理由,不是简单的搜索某个知识点。
xukun977 发表于 2019-8-2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顶楼那两个图,会让人误以为ridley的那个评论也是针对第一个图说的那两个电感的!

两个说法不一样,当然是矛盾。


实际情况是楼主移花接木,人家ridley评论的是下图=



不是针对同一个原理图说的,就不是矛盾,顶楼让观众二选一就无厘头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Nivans 发表于 2019-8-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8-22 17:46
楼主顶楼那两个图,会让人误以为ridley的那个评论也是针对第一个图说的那两个电感的!

两个说法不一样, ...

我以为这两个图差不多,因为从另一边看过去就是Inverse SEPIC了。。。尤其是同步整流的接法更加能看出来!!!

评论

是否相同,能否直接套用,就搞不清了,问专家吧!  发表于 2019-8-23 11:18
不亦心 发表于 2019-8-22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xj01 发表于 2019-8-21 08:45
你这个线路到还是同步SEPIC架构,挺不错的说。
关于SEPIC的电感,分开来,则L1A是储能电感,C是耦合电容, ...

相同的VCdpk-pk下,Lr越小,电流越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Nivans 发表于 2019-8-2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上述讨论,我还是分开弄吧。反正我也不会变压器。
tianxj01 发表于 2019-8-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Nivans 发表于 2019-8-23 09:57
基于上述讨论,我还是分开弄吧。反正我也不会变压器。

1:1  变压器共地反激,同名端并联电容,就是SEPIC,这个早有定论,而且典型的SEPIC架构深层分析,早就有结论电感可以耦合,这文献我曾经看见过好多,倒是你顶搂帖子某位不知道是国人还是老外说耦合后不是SEPIC,我还是首次看见,典型属于奇谈怪论。
基于不需要耦合太紧,所以可以用磁环类来做,我当初测试用的就是典型的铁硅铝磁环,2线圈分2侧绕,好处也很明显,总体积会小于2个独立电感,而且电容器应力低非常多。
 楼主| Nivans 发表于 2019-8-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xj01 发表于 2019-8-23 10:36
1:1  变压器共地反激,同名端并联电容,就是SEPIC,这个早有定论,而且典型的SEPIC架构深层分析,早就有 ...

楼顶的评论搞错啦。Ray说的是下面这个图的两只电感不能耦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论

深感抱歉,最近人糊糊涂涂的。  发表于 2019-8-23 10:50
HWM 发表于 2019-8-2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Nivans 发表于 2019-8-23 10:49
楼顶的评论搞错啦。Ray说的是下面这个图的两只电感不能耦合。

不是“不能耦合”,而是不宜耦合得太紧(almost unity coupling)。
xukun977 发表于 2019-8-23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com.cn/general/cn/docs/gencontent.tsp?contentId=143629



这个TI工程师测试结果表明,有无耦合,效率差不多。


这下不知相信谁,发晕了吧?



不亦心 发表于 2019-8-2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9-8-23 11:04
http://www.ti.com.cn/general/cn/docs/gencontent.tsp?contentId=143629

**中人家用的可是多达0.5%,不是差不多,
效率的提升都是一点一点扣出来的,
管他叫sepic还是zeta,顶楼的两个图所述,
个人觉得都不矛盾,一个说松耦合比紧耦合优,一个说使用耦合电感后与独立电感相比传函发生变化(没上下文,猜测的)
TI还有两篇**:
http://www.ti.com.cn/general/cn/ ... sp?contentId=137856
http://www.ti.com.cn/general/cn/ ... sp?contentId=1378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