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我要提问本帖赏金: 12.00元(功能说明)

[运放] 全分立原件运放之二,高速电流型运放 挑战通用OP

[复制链接]
xukun977 发表于 2015-6-11 1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伙还对这个电流模感兴趣,这个其实是老古董了,佛朗格那本书上的简单等效,实际是D.F.B在1988年首发。从那以后,说到CFA都用这种固定格式了,特别是那个电路图,尽管那个图受晶体管独立的beta和gamma影响,性能差的很。

下面画个最简单的电流模电路,两管放大器,感兴趣的看看在此基础上,其十余个变种电路的道理是什么,用了什么技术,达到什么目的?
凉凉 发表于 2015-6-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xukun977 发表于 2015-6-10 09:45
1.单纯PK带宽没有意义,电压模也能宽带,峰值技术也好,极点补偿技术也好。
PK没有固定GBWP限制,甚至是S ...

1.是楼主说的电流运放带宽远超电压运放,多说了几句。 运放没有什么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2.电压运放和电流运放是有明显区别的。 看输入信号,说白了看他的输入级,和反馈没有关系。 输出级和你说的差不多,用电流输出还是转电压输出都可以。
 楼主| phanai 发表于 2015-6-1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anai 于 2015-6-12 16:30 编辑
凉凉 发表于 2015-6-11 11:27
1.是楼主说的电流运放带宽远超电压运放,多说了几句。 运放没有什么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2.电压运放 ...

嗯,器件或者某种设计的本身没有好坏优劣,关键是运用是否恰当。

顺便回答42楼 @xukun977 所说的——很有道理,电流型运放设计将近30年了。但一种电路在性能上满足设计需求,且成本低廉,就依然有存在的价值。正如晶体管出现后,电子管在一段时间内依然盛行。而只有当晶体管性能完全超越电子管后,才彻底取而代之。

我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真的要挑战已成熟的技术,而是学习不同电路的原理。
感谢各位提了这么多宝贵的意见,鄙人受益良多,下个帖子制作一个高速电压型运放,欢迎继续拍砖,不胜感激!
双赢电子 发表于 2015-6-14 1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努力第一。
cds_666 发表于 2015-9-1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的都可以讨论,动手能力先点个赞!
TopV 发表于 2015-10-3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进来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