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以HID的SET REPORT为例说明如何使用STM32的USB库支持控制端点0

[复制链接]
11276|20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香水城|  楼主 | 2008-8-25 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控制端点的传输方式:

控制端点的传输有三个阶段,SETUP阶段、数据阶段和状态阶段;数据阶段又分为数据入(DATA IN)和数据出(DATA OUT),控制端点传输可以没有数据阶段;状态阶段有状态入(STATUS IN)和状态出(STATUS OUT)。

总结起来,控制端点有如下三种可能的传输过程(以下括号中的0或1表示DATA0或DATA1传输):
一、 SETUP  DATA_IN(0)  DATA_IN(1)  DATA_IN(0)  ......  STATUS_OUT(1)
二、 SETUP  DATA_OUT(0)  DATA_OUT(1)  DATA_OUT(0)  ...... STATUS_IN(1)
三、 SETUP  STATUS_IN(1)

这里做一个约定,把上述过程一定义为“数据入过程”,过程二定义为“数据出过程”,过程三定义为“无数据过程”。所有的USB控制端点的数据传输都可以而且只用这三种传输过程表示。HID的SET_REPORT是数据出过程,HID的GET_REPORT是数据入过程,USB的GET DEVICE DESCRIPTOR是数据入过程,USB的SET CONFIGURATION是无数据过程,等等。


接下来,我们看看STM32的USB库是如何处理控制端点0的传输。

根据USB协议,每个SETUP包都由8个字节构成,用户程序可以通过结构体Device_Info(类型DEVICE_INFO)访问SETUP包的数据,因为在整个的USB处理中都要用到结构体Device_Info的内容,库中定义了一个全局的指针pInformation指向这个结构体,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指针访问结构体的内容。

对应SETUP包的8个字节,用户可以用下述方式访问:
  pInformation->USBbmRequestType (字节类型)
  pInformation->USBbRequest  (字节类型)
  pInformation->USBwValue  (双字节类型)
  pInformation->USBwIndex  (双字节类型)
  pInformation->USBwLength (双字节类型)
使用pInformation->USBwValue0访问wValue的低字节,pInformation->USBwValue1访问wValue的高字节。
使用pInformation->USBwIndex0访问USBwIndex的低字节,pInformation->USBwIndex1访问USBwIndex的高字节。
使用pInformation->USBwLength0访问USBwLength的低字节,pInformation->USBwLength1访问USBwLength的高字节。

通过分析SETUP包的8个字节,可以判断出一个SETUP的传输过程是属于数据入过程数据出过程还是无数据过程。STM32的USB库中处理了所有的USB协议文本中定义的标准SETUP命令,对于USB协议文本中未定义的命令,USB库按照数据入过程数据出过程无数据过程通过回调函数交给用户程序处理。

全局变量Device_Property(DEVICE_PROP类型)封装了所有的回调函数,DEVICE_PROP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DEVICE_PROP
{
  void (*Init)(void);        // 设备初始化回调函数
  void (*Reset)(void);       // USB复位回调函数

  void (*Process_Status_IN)(void);  // STATUS_IN阶段处理回调函数
  void (*Process_Status_OUT)(void); // STATUS_OUT阶段处理回调函数

  RESULT (*Class_Data_Setup)(u8 RequestNo);   // 数据入/出过程处理回调函数
  RESULT (*Class_NoData_Setup)(u8 RequestNo); // 无数据过程处理回调函数

  RESULT  (*Class_Get_Interface_Setting)(u8 Interface, u8 AlternateSetting); // GET_INTERFACE 回调函数

  u8* (*GetDeviceDescriptor)(u16 Length); // GET_DEVICE_DESCRIPTION回调函数
  u8* (*GetConfigDescriptor)(u16 Length); // GET_CONFIGURATION_DESCRIPTION回调函数
  u8* (*GetStringDescriptor)(u16 Length); // GET_STRING_DESCRIPTION回调函数
  u8 MaxPacketSize; // 最大包长度
} DEVICE_PROP;

结合SETUP的三种传输过程,用户通过实现不同的回调函数即可完成对各种USB类命令的处理,下面以HID的SET REPORT为例说明。


在介绍具体实现之前,先介绍一下另一个回调函数CopyRoutine的概念,这个函数的原型是:
   u8 *CopyRoutine(u16 length);    // 返回一个缓冲区指针

USB库通过这个函数获得用户的数据缓冲区地址,从而可以在数据出过程中把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用户缓冲区,或在数据入过程中把用户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USB发送缓冲区。每个数据出过程可能有若干次DATA_OUT传输,USB库每完成一次这样的传输都会调用一次回调函数CopyRoutine,参数length是本次传输所收到的数据字节数目,CopyRoutine必须返回一个缓冲区指针,这个缓冲区必须能够容纳length字节的数据,CopyRoutine返回到USB库之后,USB库将把收到的数据拷贝到用户指定的缓冲区。同样每个数据入过程也可能有若干次DATA_IN传输,每次需要向主机传输数据时,USB库都会调用一次回调函数CopyRoutine,参数length是本次传输所要发送的数据字节数目,CopyRoutine必须返回一个缓冲区指针,这个缓冲区中必须包含要求的数据字节,USB库将把用户缓冲区的数据拷贝到USB缓冲区并择机发送出去。

当以length=0调用CopyRoutine时,CopyRoutine需要返回用户缓冲区的长度,因为CopyRoutine的返回类型是一个指针,所以需要通过类型的强制转换返回缓冲区长度。这个功能是为了处理用户缓冲区的长度与主机SETUP数据请求长度不符的情况,而不至于造成用户缓冲区的溢出。


介绍完上述若干概念和回调函数,再看SET_REPORT的实现就很容易了。

SET_REPORT是一个数据出过程,因此需要实现一个Class_Data_Setup回调函数,示例如下:

RESULT HID_Data_Setup(u8 RequestNo)
{
    u8 *(*CopyRoutine)(u16 length);
    CopyRoutine = NULL;
    if (pInformation->USBbmRequestType == CLASS_REQUEST|INTERFACE_RECIPIENT
            && RequestNo == SET_REPORT)
        CopyRoutine = My_Data_Request;

    if (CopyRoutine == NULL)
        return USB_UNSUPPORT;

    pInformation->Ctrl_Info.CopyData = CopyRoutine;
    pInformation->Ctrl_Info.Usb_wOffset = 0;
    pInformation->Usb_wLength = (*CopyRoutine)(0);

    return USB_SUCCESS;
} // End of HID_Data_Setup()

u8 My_Buffer[10];
u8 *My_Data_Request(u16 length)
{
    if (length == 0)
        return (u8*)10;    // 假定你的REPORT长度和Buffer长度为10

    return My_Buffer;
}


上面介绍的CopyRoutine用于把多次传输的数据包合并到一个完整的缓冲区中,因此只有到STATUS阶段才能够指导一次SETUP传输是否结束,所以用户程序需要在回调函数Process_Status_IN中处理从SET_REPORT接收到的数据。因为所有的回调函数都是USB中断处理的一部分,所以更好的办法是在Process_Status_IN中设置一个标记,然后在用户主程序中判断这个标记并做处理。


注意,STM32的USB库设计成以回调函数处理用户命令请求,包含类命令请求,是为了能够清晰地区分库程序和用户程序,使这两者不会混在一起,这样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当USB库需要更新升级时,只需替换掉相应的程序模块,而不必修改用户已经完成的程序。

以上的介绍都可以在STM32 USB库的说明手册中找到。
沙发
greatbin| | 2008-8-25 17:19 | 只看该作者

先把沙发坐好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板凳
armmcu| | 2008-8-26 02:51 | 只看该作者

Re:

香主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任何FAE都好,按照以上提供的思路SET REPORT 已经支持了! 非常谢谢! 这里还给你们提点建议:在迅速解答问题的同时,能否编译一下,确保没有问题,要知道你们贴到这里的东西,基本看成权威的东西,以上代码编译是不能通过的,问题在My_Data_Request(u16 length)的返回值的冲突上,还有每次调用 My_Data_Request()要修订offset,要不多包的情况下接收数据会重叠
不论如何,你们的支持真的很好,加上芯片的价格优势,其他厂家要拿你们头疼了!

这里再次感谢圈圈哥们,你是不是已经拒绝猎头公司还几回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地板
wwwq| | 2008-8-26 07:1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传递length

u8 *My_Data_Request(u16 length)
{
    if (length == 0)
        return (u8*)10;    // 假定你的REPORT长度和Buffer长度为10

    return My_Buffer;
}
如何传递length?在上面没有看到这个参数的传递过程,高手指点一下,谢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
香水城|  楼主 | 2008-8-26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3楼:我的帖子只是一个介绍,代码也是示意

就像很多原理书籍一样,原理的介绍不在意示意代码是否能够编译通过,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意见,以后尽量注意。

上述示意代码是以My_Buffer长度为10字节为例,而USB库的默认包长度为16字节,因此My_Data_Request并没有多包的处理。

关于多包的缓冲区处理的示意代码可以是这样的:

u8 *My_Data_Request(u16 length)
{
    if (length == 0)
        return (u8*)100;    // 假定你的REPORT长度和Buffer长度为100

    return &My_Buffer[pInformation->Ctrl_Info.Usb_wOffset];
}

这里有一个库中使用的变量pInformation->Ctrl_Info.Usb_wOffset,这个变量回在传输每个数据包时候由库中的程序按数据包长度增加,如最大包长为16字节时,第一次调用My_Data_Request时Usb_wOffset=0,第二次调用My_Data_Request时Usb_wOffset=16,第三次调用My_Data_Request时Usb_wOffset=32,依此类推。这样就可以使用Usb_wOffset作为My_Buffer的下标从My_Data_Request返回。


回4楼,在我的主题帖中已经说明,参数length是用于检测缓冲区长度是否足够,如果你有足够长的缓冲区,可以不必检测,上述示例中使用了一个固定的缓冲区,所以不必使用参数length检测缓冲区长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
computer00| | 2008-8-26 12:57 | 只看该作者

嘿嘿……使用俺提供的代码就是可以直接编译的,并且有offse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
armmcu| | 2008-8-28 07:22 | 只看该作者

Re :

再次感谢computer00!
再问computer00,你那个STM32F103 键盘的例程,你试过EP1 发送64字节以上的包吗,我这里又给卡住了,超过63字节的包死活也发不出去,而且发送包的大小 还与 CustomHID_ConfigDescriptor里面的 EP1 IN endpoint 描述里包大小有关 ,没道理啊,其他的MCU 这地方设置为8 照样发送256B 以上的包。是不是之前的几个MCU调USB太顺利了,现在卡在底层代码这里,实在痛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
香水城|  楼主 | 2008-8-28 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7楼:这个参数是库规定的必须传递,如果没有用到当然可

请看我在5楼最后一段,再次重复:参数length是用于检测缓冲区长度是否足够,如果你有足够长的缓冲区,可以不必检测,上述示例中使用了一个固定的缓冲区,所以不必使用参数length检测缓冲区长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9
pjdu| | 2010-9-26 11: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留个痕迹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0
weibn| | 2010-9-27 19:0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下:u8 *(*CopyRoutine)(u16 length);是不是声明了一个函数指针变量CopyRoutine,CopyRoutine指向的函数输入参数为u16 length,返回值类型为指向u8类型的指针???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1
xiepengchenghn| | 2010-9-27 20:54 | 只看该作者
mark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2
PXJ_520| | 2010-9-30 08:53 | 只看该作者
MARK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3
wuguoyan| | 2011-4-26 14:34 |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4
yan2005| | 2011-4-27 08:32 | 只看该作者
码这么多字,一定是花时间了。这是个好贴,顶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5
xinjie1023| | 2011-5-10 14:29 | 只看该作者
收藏。。。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6
zhadaolong| | 2012-12-25 16:5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HID还没有枚举成功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7
zhadaolong| | 2012-12-25 16:59 | 只看该作者
求教下:
/* sb in the original the cast to word was directly */
/* now the cast is made step by step */
(*CopyRoutine)(0);
这上面的注释及CopyRoutine是什么意思?是调用指针函数...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8
huaqping| | 2014-8-7 15: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我综合了下网上的帖子,现在set_report 和get_report都能传数据,还有点问题就是 get_report时不知如何手动回传数据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19
STM32初学者| | 2014-8-30 09:31 | 只看该作者
香主讲的不错,学习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20
1398117027| | 2014-8-30 11:5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认证: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简介:STM32技术专家

596

主题

17084

帖子

284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