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去年暑假器件也教过一个徒弟。 不过这个徒弟比较特殊,是我的弟弟。 手把手的教如何做单片机开发。
他在我这里自己做了一个小电路板带回去了。
结果回到学校。他们学校一个大四的也开培训班。搞了一个50人的班。每人600RMB。 每天那个大四的上课,还提供开发板。 也就是说。主要培训的是软件方面。对于开发51而言,这些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报名者还是很多,随便就招了50人。
然后他们找了一个大教室,每人自己带电脑。一起培训了30天。
我弟弟结果也去报名,简直气死我了。
那个大四的其实也没有啥实际项目经验,仅仅是做过电子设计大赛。能力也有一点,但是,他就可以开培训班了。
具体效果就不多说了。
从这里我也想了很多,为什么那么多的 大三,大四的同学 会热衷于 一个大四的师兄的培训班?
难道他们真的都是想要证书?
肯定不是,没有证书。
看来还是学校的教育模式有问题,动手太少,实践少,问题无人问。
从而导致了一些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也想,最大的培训生源不在社会上,应该是在学校里面。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也想搞一个这样的培训班。毕竟,这么多年来,在单片机开发领域遇到的挫折和问题也有一些积累。
虽不说可以让别人立马就可以上手做项目,学到了我的经验,至少可以掌握一种比较合理的、严谨的开发方法。
我觉得,开发的方法、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技术其次,技术可以学习。
但是如果方法不对,技术学起来就会事倍功半。
对阿南建议,可以尝试去学校招人,在学校开班。
教学的重点应该是 教会一种自主的开发方法,出了问题知道如何分析,少了资料知道到哪里去找,问问题之前知道需要自己先了解一些什么,等等此类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做一个小板子,从原理图设计开始,到PCB打样回来,最后到程序的调试。
可以几个人做一个板子,也可以一个人做一个板子,然后对每组提出的问题对大家都做一个讲解。
说出你这个问题是怎么思考,怎么找资料,怎么解决的一个过程。
对于一些通用类的问题,就每天分批讲课。
这样下来,希望可以将 一种方法传授下去。
让别人少走弯路。
于此同时,不但有精神上的成就感,也可以得到物质上的奖励。
学校的理工科学生基础相对与社会上的半路出家的,应该会好教一点。 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仅仅是一种合理的猜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