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收到期待已久的《感悟设计:电子设计的经验与哲理》一书,可惜当时忘记了嘱咐作者签名,下次见面时一定要求补上签名。<br /> 好书到手,自然抽空认真拜读。今特开此帖逐步谈谈拜读此书的心得和发现的纰漏,这些纰漏有的是排版的错误、有的是语法的问题。。。。。。,望与作者商榷供下次再版做修改时参考,并请各位网友斧正。若时间许可,就会依此书的顺序隔一、二天发表一帖心得。<br /><br /> 关于“封页”和“前言”部分:<br /><br />一、心得:<br /> 古人言:“书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电子设计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正确思维方式,它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但许多的电子工程师往往就到此为止了。作者的可贵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就是并不停留到这个阶段,注重对每个设计的总结提高,直至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达到实践——》理论的进一步提高。<br /> 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在我们日常的电子设计中也须记住这样的规律。<br /><br />二、吹毛求疵:<br /> 1、“编著”:本书的封面中,在作者名字的后面采用的是“编著”这个词。<br /> 图书的著、编著、编有什么区别?著、编著、编都是著作权法确认的创作行为,但独创性程度和创作结果不同。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绝对的原始作品;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编著则处于二者之间如果作者的作品不是基于任何已有作品产生的,作者的创作行为就可以视为著。一部著成的作品中可以有适量的引文,但必须指明出处和原作者。如果作者的作品中的引文已构成对已有作品的实质性使用,或者包含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或改写成份,作者的创作行为应该视为编著。编和著真的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的理解:著是“原始创新”、编著是“集成创新”、编是“消化吸收再创新”。<br /> 该书的**都是作者原创的话,应该用“著”就更好了。只是现在国内的出版物对作者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编著”。<br /><br /> 2、“前言”第1页第三段中,原文:<br /> “比如通过一段一段的C语言代码,语法、数据结构和流程控制语句来教编程;教你如何绘制一个铜箔、一个过孔和建立元件库来绘制电路板。”<br /> 应改为:<br /> “比如通过一段一段的C语言代码、语法、数据结构和流程控制语句来教编程;通过......来教你如何绘制一个铜箔、一个过孔和建立元件库来绘制电路板。”<br /> 其中,一个标点符号有误。另外,这是一个排比句,所以,要添加一句话“通过......来”。而“......”的具体内容请作者依据上下文的意思自行补充。<br /><br /> 3、“前言”第2页第一段中,原文:<br /> “还有一些很容易套用的经验,比如**“电子元件故障发生概率排行榜”和“让你的软件飞起来”用起来相信各位读者会很容易得心应手。”<br /> 应改为:<br /> “还有一些很容易套用的经验,比如**“电子元件故障发生概率排行榜”和“让你的软件飞起来”,用起来相信各位读者会很容易得心应手。”<br /><br /> 4、“前言”第2页第六段中,原文:<br /> “书友会的地址:”<br /> 应改为:<br /> “书友会的网址:”<br /><br />(待续)<br /><br /><br /><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