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5 搞定故障”部分:<br /><br />一、心得:<br /> 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些年来修理过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家电也有成百上千。所以在拜读这一章节和后面的有关故障维修的章节的内容时,感到特别的亲切。 <br /> 这一章节可称是这本书的亮点和精华所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故障分析又有总结归纳。作者融惯多种知识,将难以描述和总结的维修知识进行提炼,上升到更高的层面,给人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启迪。维修也有二个层次: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是能修好就行了,一般就是替换式维修。二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仅能修好,还能有所改进。特别是一些“软”故障(时好时坏)的维修是对维修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验。<br /> 作者特别提到自己总结提高的“诱”式故障诊断法,实际就是通过“仿真”现场条件,“再现”故障现象。不过要提醒维修经验还不是非常丰富的人们在制造条件诱发故障时,千万不要人为扩大故障。<br /> 例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检验某个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就要人为制造一些故障,看看整个电路会有什么结果出现。如:将电源中的关键元件短路或开路,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设计合理的电源电路应该会保护,设计不合理的电源电路,那就会扩大故障,引起其他元件烧毁。举这样的例子,是想说明:“诱”的方式很多,可以模拟环境的温度湿度、也可以模拟电路中元件的短路开路,但要特别注意不要人为扩大故障,小毛病修成了大毛病,那就下不了台了。呵呵。<br /><br />二、吹毛求疵:<br /> 1、书中第44页第9行,原文:<br /> “收集信息最经典的概括就是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br /> 应改为:<br /> “收集信息的手段或方式最经典的就是中医所概括的‘望、闻、问、切’。”<br /><br /> 2、书中第45页第5行,原文:<br /> “‘切’可以是切脉、可以是测量血压、CT、B超、X光等技术手段,获得十分详细的信息。”<br /> 应改为:<br /> “‘切’可以是切脉、可以是测量血压、可以用CT、B超、X光等技术手段,获得十分详细的信息。”<br /><br /> 3、书中第45页倒数第5行,原文:<br /> “对于一些发生概率不高的故障,或者无法预测发生的时候,故障的后果有多少的严重程度,都可以用‘诱’。”<br /> 应改为:<br /> “对于一些发生概率不高的故障,或者无法预测发生的时候,不知故障的后果有多少的严重程度,都可以用‘诱’。”<br /><br /> 4、书中第49页图5.4,黑色圆图中,原文:<br /> Y=F(X1,X2,X3......X<br /> n)<br /> 应改为:<br /> Y=F(X1,X2,X3,......Xn)<br /><br /> 其中,Y是一个函数表达,Xn是不能分开写的,要写在同一行上<br />。另外,1、2、3......n是下标,这里不能编辑下标。所以,显示不出其下标的效果。<br /> <br /> 5、书中第50页图5.5,黑色圆图中1、2、3......n也应是下标。<br /><br /> 6、书中第51页,倒数第9行,原文:<br /> “TI同时提供该DSP的MODEM解码软件核心。”<br /> 应改为:<br /> “TI同时提供该DSP的MODEM解码软件。”<br /><br /> 7、书中第52页倒数第3行,原文:<br /> “首先按照本书的**‘搞定电源’中的方法,排除了电源纹波。之后又精确调整电路的消侧音电路。”<br /> 应改为:<br /> “首先按照本书的**‘搞定电源’中的方法,排除了电源纹波,之后又精确调整电路中消侧音电路的参数。”<br /><br /> 图5.8如果能将消侧音电路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参数都列出来,就更有利了于人们的阅读。<br /><br /><br /> 8、书中第57页第16行,原文:<br /> “根据这段代码,可以知道,可能是在箭头所指的那个语句行的2个宏定义没有打开。”<br /> 应改为:<br /> “根据这段代码,可以知道,可能是在上面黑色加粗的那个语句行的2个宏定义没有打开。”<br /><br /> 9、书中第64页和65页的图5.19、图5.20:电路的连接点没有画上黑实点。<br /><br /> 10、书中第66页,表5.1中,原文:<br /> “频率/HZ”、“标本机器/mV”、“啸叫故障机器的平均值/mV”<br /> 应改为:<br /> “频率(HZ)”、“标本机器的平均值(mV)”、“啸叫故障机器的平均值(mV)”<br /><br /> 11、书中第67页,图5.21中:有部分电路的连接点没有画黑实点。<br /><br /> 12、书中第68叶,倒数第4行,原文:<br /> “数码相机买来后配了2组镍氢电池”<br /> 应改为:<br /> “数码相机买来后配了3组镍氢电池”<br /><br /> 13、书中第69页、第70页,表5.2、表5.3中,原文:<br /> “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A”<br /> 应改为:<br /> “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A)”<br /><br /> 14、书中第70页第1行,原文:<br /> “用电池A3取代B组中性能最差的B2,组成一个新的B组。”<br /> 我的疑问:在表5.2中B2的放电性能是最好的,在表5.3中B2的放电也只小了0.06A,作者为何说:B2是最差的?<br /><br /><br />(待续)<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