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家觉得搞单片机(嵌入式电子技术开发)累吗???

[复制链接]
楼主: hsw_21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701
ytfdhb| | 2010-3-15 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有同感!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2
LJ_chengyin| | 2010-3-15 21:34 | 只看该作者
同感啊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3
mengyujun888| | 2010-3-15 22:09 | 只看该作者
:P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4
shuiyidao| | 2010-3-16 14:13 | 只看该作者
你爱好了就不觉得累了,相对软件外包和游戏开发的话,还是轻松一些的,毕竟还有动手的时候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5
astudent| | 2010-3-19 12:35 | 只看该作者
135# yewuyi

看来还有其它收入,能透露一下么?期权还是分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6
astudent| | 2010-3-19 12:49 | 只看该作者
搞技术十多年了,现在网名叫代码搬运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7
ahu9046| | 2010-3-19 19:11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努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8
rain_t| | 2010-3-20 11:3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觉得大家的观点有点偏了,有时候要求不要那么高,如果想要做大你也不用选择给别人打工,既然给别人打工了,还想工资高,过得舒服。这个我有点不赞同了。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啊,并不一定自己换个行业就会好很多。别人付出的艰辛并不比我们做技术的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9
canback| | 2010-3-20 13:3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电工大多数是在搞应用,搞技术的偏少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0
jsahara| | 2010-3-22 09:24 | 只看该作者
迷茫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1
sfd123| | 2010-3-22 12:22 | 只看该作者
还行吧,入行不长时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2
hsw_21|  楼主 | 2010-3-22 12:5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生代工程师献身西部大开发,美国工程师即可安枕无忧?

类别:行业动态   
  

IEEE-USA会长Ralph Wyndrum Jr表示,中国每年有25万名工程师从大学毕业,但他们当中没有几个会对美国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构成真正的威胁。在这些工程师里面有超过一半的人是土木和机械工程师,很多都在毕业后远赴中国西部各省工作。Wyndrum在Memorial Library向IEEE北泽西工程师职业活动委员会 (PACE)发表演讲时说:“他们在那里有很多事情要做,根本和离岸外包业务扯不上任何关系。”他说:“中国和印度所报道的工程师毕业生人数值得怀疑,而且,他们很多都比不上美国的毕业生。”

但这并不代表着美国的电气工程师都可以高枕无忧了。工作的稳定、国家在科技上的领导地位以及工程师职业地位的日益下降,这些都是他们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IEEE北泽西工程师职业活动委员会主席兼美国工程师联盟总裁Richard Tax就表示:“工程领域的形势堪忧。”

超过7000万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开始退休,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科技人才空洞。Wyndrum说:“这将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必定会导致离岸外包业务的增加,越来越多持H-1B高科技签证的外国人才将涌入美国。”

IEEE-USA对美国的K-12教育制度尤为关注。Wyndrum表示:“我们做得太糟了!那些我们希望能成为工程师的人,正在接受最可能差的教育。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所有人都能警醒起来。”

他说:“美国正处于世界之巅,但我们只有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保持这样的地位。可是我觉得现在这一代美国人根本不愿意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似乎做的太好了。我们必须发现更多的人才,培养更多的人才。”

为了这些目标,IEEE-USA已经启动了多个计划。它给会员提供再教育,帮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和美国人该有的战斗力。Wyndrum:“我们必须这么做,不然,那些工程师到了40-50岁之间的年龄时,处境会非常悲惨。”

IEEE-USA还安排会员通过在线学习,获得Drexel大学、史蒂文斯科技学院、华盛顿大学以及其它大学的硕士学位。

在K12教育层面上,IEEE-USA则启动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教育计划,让工程师在网上给学生们提供指导。IEEE-USA还扩大了Teachers-in-Service计划,让会员们给高中和初中学生展示并讲述工程知识,并给参加此类活动的会员们提供高达1500美元的补偿。

Wyndrum说,尽管电气工程师和整个工程职业的压力都很大,但他们仍然有时间来行动。人们都在担心未来。如果不尽快采取补救措施,那事情将会发展到崩溃的地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3
heiok| | 2010-3-22 16:04 | 只看该作者
刚想入行.....不得门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4
hsw_21|  楼主 | 2010-3-23 18: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电子工程师现状调查(转载)
(声明:本**转自今日电子 http://www.epc.com.cn/

中国有多少电子工程师?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喜好?他们从那里购买电子元器件?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服务?哪些厂商和供应商在中国电子工程师群体中确立了良好口碑?

通过对21IC用户和《今日电子》读者的调查,我们得到了非常有趣的一些答案。不论是电子工程师还是供应商都会对这些答案感兴趣。尤其是在缺乏政府官方数据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对我们了解中国电子工业的现状十分有价值。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电子产品生产大国。全球销售的大多数终端电子产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例如,在美国,要想购买一件产地非中国的电器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虽然我国的世界级自主品牌还不够多,但我们完全可以为我们强大的生产能力而感到骄傲。

与生产能力相比,中国的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相对还比较薄弱。毕竟,生产能力的迅速膨胀得益于大量的低成本普通劳动力,然而开发设计则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要依靠众多的高水平电子设计工程师。因此,中国电子工程师的数量和素质决定着中国电子工业的核心实力。

这几年,中国电子工程师数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北美电子工程师的队伍则呈现萎缩趋势。工程外包、下岗成为了流行的关键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北美电子行业、甚至社会上其他有识之士的忧虑。有些人甚至对中国的惊惧达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例如,在去年于德州奥斯汀市举办得NI Week活动期间,如何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就是一个热门议题,引起了与会人士的热烈讨论。2005年底,由美国McClenahan Bruer Communications公司和EETimes联合举办的北美电子工程师状况调查也表明,低靡的士气和忧虑在美国电子工程界相当普遍。

话说回来,中国电子工程师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是否被高估了?我们的队伍有多少人,素质怎样,士气如何?中国电子工程师的主要需求和喜好是什么?相信全世界很多人,包括我们中国电子工程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相当关心。21IC.com和《今日电子》近期做了几项读者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比较清晰、可信的结论。

首先,中国拥有多少名电子工程师?在缺少官方数据的情况下,很多机构曾经进行了各种估算或猜测,得出的结果大概从100多万到几十万不等。通常的估算方法是:统计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其中有多少是电子工程相关专业,又有多少比例实际从事工程设计。这个方法很不精确;每个环节的误差都很难控制。因为我们拥有21IC和《今日电子》杂志独特的数据资源,所以我们能够以简单明了的方法进行估算。我们得出的结果是,中国目前从业的电子工程师数量在14万左右。

21IC的用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96.7%)的21IC用户订阅某种电子类刊物,其中订阅《今日电子》的有30%左右。我们假设每个工程师都上网(除了少数军工行业人士,实在想不出今天还有哪些工程师不上网),21IC用户和其他工程师的信息行为没有显著区别(比较21IC用户和《今日电子》读者的人口学数据,没有发现二者存在显著区别),那么我们可以推断,30%左右的中国电子工程师订阅《今日电子》杂志。用《今日电子》的发行量除以30%,我们得出,中国电子工程师的数量大约是14万。这14万人大多分布在东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尤其以广东省密度最大。

同北美电子工程师队伍的规模相比,我们显然还存在巨大差距。他们是我们的三倍左右。仅《今日电子》在北美的姊妹杂志Electronic Products的发行量就和我国电子工程师的总量相当。所以,单从静止数量上来看,中国的电子工程师队伍处于明显劣势。国外人士确实倾向于夸大中国的实力。这种现象当然不能用“中国威胁论”来解释。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家底,人家怎么会清楚?高估一点总没有坏处,至少可以拿来给当政者施压,以维护本行业的利益。

除了人数处于劣势,中国工程师的教育水平与美国对比如何呢?下表列出中美工程师所获得的学位对比(单位为百分比,可选多项)。显然,美国工程师中高学位的比例(博士、硕士)要比中国高出一倍。再考虑到他们的总量优势和更高的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认为,美国电子工程精锐之师对我们存在压倒性的优势。要想达到美国工程师的总体实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电子工程师的学习压力比美国同行还要高一些(美国工程师的压力比美国平均水平已经高很多)。现实情况也表明,中国电子工程师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如技术研讨会)的踊跃程度远远高于美国同行。在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的工程师确实比较可怕。




再从工程师群体的年龄结构上来看,美国人确实有理由感到担忧。美国电子工程师的平均年龄是43.7岁,而且分布是向上倾斜。我国的电子工程师的平均年龄是29.5岁,向下倾斜。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年轻,而且后劲无穷;他们不仅年老,而且后继乏人。

为什么美国的电子工程队伍会后继乏人呢?美国不是崇尚科技的民族吗?那是过去式;如今的美国青年可不愿意学理工,甚至一些工程师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做工程师。工程师在美国得不到应有得尊重(富兰克林时代过去了)。相反,在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师认为他们在工作地点受到尊重。在现实生活中,工程师也确实是很体面的职业。

无庸讳言,中国的这个群体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由工程师自己造成的,但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首先是工作自由度小。大概是中国的领导善于管得面面俱到,但这非常不利于发挥工程师的创造性。本来我们学生的创造力就相对较差,工作上的自由又受到限制,这对自主创新非常不利。

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中国工程师对本公司的荣誉感差、忠诚度低。这是很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不符合儒家文化的传统。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是谁的过失,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公司看齐—上下同心、荣辱与共。我们愿意相信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短暂的混乱。

与美国同行相对比,还有一点问题是,我们工程师的协作程度低、相互的信任感差。我们的工程师更多地独立工作,而不是作为团队的一员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的工程师往往不敢依靠自己的同事。




这几点问题都涉及到企业文化方面,希望能引起管理者的关注,尽量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


下面我们来到一些轻松话题。首先是中美工程师品味对比。中美工程师最欣赏的人物类型很不相同。美国工程师最欣赏的人物是物理学家霍金,其次是国务卿赖斯(据说此人智商很高),总之他们推崇高智力。在中国,排在前两位的则分别是比尔盖茨和李嘉诚。这两位的智商肯定不低,但更高的是他们在富豪排行榜上的位置。也许可以说,我们的工程师更看重物质上的成功。这可能与目前社会的总体价值取向有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5
ppsen| | 2010-3-23 23:59 | 只看该作者
痛并快乐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6
seasideboy6| | 2010-3-24 09:16 | 只看该作者
顶8楼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7
astudent| | 2010-3-29 21:10 | 只看该作者
"相反,在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师认为他们在工作地点受到尊重。在现实生活中,工程师也确实是很体面的职业。"

想当然的结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8
cff88| | 2010-3-30 22:4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家的东西,我是还在学习的入行都算不上,很迷茫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9
showyou| | 2010-4-1 08:58 | 只看该作者
人际关系封闭,胆小怕事,技术上自以为是,互相保守。热衷于所谓的低成本,缺乏职业道德和产品质量信念。 到社会上在薪资方面任凭 老板,能说会道的HR和销售部门 宰割。

技术人员还有一个坏毛病: 喜欢在老板面前逞 ...
hsw_21 发表于 2009-8-8 11:54


这个有意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20
handle09| | 2010-4-1 16:10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看的人心惊胆战啊 难道真入错行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