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P3的内部结构
一、作为通用I/O口与P1口类似----准双向口(W=1)
二、P3第二功能(Q=1)
此时引脚部分输入(Q=1、W=1) ,部分输出(Q=1、W输出) 。
P3第二功能各引脚功能定义:
P3.0:RXD串行口输入
P3.1:TXD串行口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WR外部写控制
P3.7:RD外部读控制
综上所述:当P0作为I/O口使用时,特别是作为输出时,输出级属于开漏电路,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会有高电平输出;如果作为输入,必须先向相应的锁存器写“1”,才不会影响输入电平。
当CPU内部控制信号为“1”时,P0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这时,P0口就无法再作为I/O口使用了。
P1、P2 和P3 口为准双向口, 在内部差别不大, 但使用功能有所不同。
P1口是用户专用 8 位准双向I/O口, 具有通用输入/输出功能, 每一位都能独立地设定为输入或输出。当有输出方式变为输入方式时, 该位的锁存器必须写入“1”, 然后才能进入输入操作。
P2口是 8 位准双向I/O口。外接I/O设备时, 可作为扩展系统的地址总线, 输出高8位地址, 与P0 口一起组成 16 位地址总线。 对于 8031 而言, P2 口一般只作为地址总线使用, 而不作为I/O线直接与外部设备相连。
下一课将实际动手操作IO,最简单的是控制LED和KEY,理论学习一定要努力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