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驱动电流的计算

[复制链接]
6561|13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7-3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有没有这方面的设计资料啊!
maychang 发表于 2007-7-3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

看datasheet。
yanggbx 发表于 2007-7-30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 tong

zhan tong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7-3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具体怎么计算啊,资料里,Qg(tot)=130nc,Ciss=2000pF,Coss=400pF,tr=66ns,请教怎么计算
maychang 发表于 2007-7-31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datasheet里有条Basic&nbsp;Gate&nbsp;Charge&nbsp;Wavefoum曲线。该曲线先上升然后几乎水平再上升。水平那段是管子开通(密勒效应)。<br />假定你希望在0.2us内使管子开通,估计总时间(先上升然后水平再上升)为0.4us。由Qg(tot)=130nC和0.4us即可得<br />130nC/0.4us&nbsp;=&nbsp;0.325A&nbsp;。<br />当然,这是峰值,仅在管子开通和关断的各0.2us里有电流,其它时间几乎没有电流,平均值很小。但不能输出这个峰值,管子开通就会变慢。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8-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谢谢!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8-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Y1电容的两种接法有甚么不同,看见现在的开关电源的Y1电容有接在高压正极端与输出端地的,还有接高压端地和输出端地的,敢问这两种接法,有甚么区别?
maychang 发表于 2007-8-1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区别

你说的“高压正极端”和“高压端地”之间有个大电容,交流等电位。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8-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呵,果然是高手!!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8-1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关于栅极驱动电流的计算

关于栅极驱动电流的计算,我在王志强等译的&quot;开关电源&quot;第二版中,有如下计算,<br />很抱歉这是个图片,可是一直没能传上来!!烦请到电源网,查看!!谢谢!!
maychang 发表于 2007-8-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我看看,可以

也得告诉我看哪页吧?<br />这本书488页呢!<br />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8-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老兄你算是哥热心人了,呵,谢谢!是那本书的第246页,烦请过目,给出您的观点,期待您的回答!!另外,您在上面说:假定你希望在0.2us内使管子开通,估计总时间(先上升然后水平再上升)为0.4us。由Qg(tot)=130nC和0.4us即可得<br />130nC/0.4us&nbsp;=&nbsp;0.325A&nbsp;。这个总时间怎么个估计法啊,?<br />
maychang 发表于 2007-8-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我在本版面推荐过,写得很好,非常值得搞开关电源的工程师一读。<br /><br />这段时间完全是估计。<br />例如,开关电源工作频率已选定为50kHz,用半桥电路,那么半个周期是10us,每个开关管考虑死区时间最多导通9us。9us的导通时间,上升或下降的时间无论如何不能超过1us,否则处于线性区的时间占比例太大,效率会比较低。如果开关电源工作频率更高,上升下降的时间还要减少,换句话说,需要更快一些,可能只允许0.2us。<br />即使开关频率不是太高,上升下降时间短也是有利的,开关速度越快,处于线性区的时间越短,损耗越小,效率越高。
 楼主| toot 发表于 2007-8-2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ychang

你好!呵,分析的很透侧,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我想知道那本书第246页的栅极驱动电流的计算和你叙述的计算有甚么不同?因为计算时采用的参数不同!期待你的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主题

30

帖子

0

粉丝
快速回复 在线客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