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我要提问
123
返回列表
打印
[经验知识]

当电工做到"水暖工",就不得了了

[复制链接]
楼主: xukun977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41
maychang| | 2016-12-1 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1 18:35
王竹溪有什么用,苏联大师朗道的理论物理学十卷,花了我600多块,看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基本理论和解决实 ...

朗道的书花了你600多,这个我相信。若要说你都读明白了都掌握了,我不相信,那是不可能的事。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2
maychang| | 2016-12-1 19:02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1 18:44
关于温度,我给中学生讲过物理课,给初中生只能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一个物理量。给高中生才能讲讲温度 ...

你这段话,不正是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类比可以,然后就要抛开?
给中学生讲振动和波,必定先讲投石子入水产生的水波,这没有问题。然后讲声波,干涉和衍射,用水波类比,没有问题。讲光的干涉和衍射,用水波类比,没有问题。讲到偏振,必须把水波声波抛开,没办法类比了——光是横波。再类比下去,就无法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3
xukun977|  楼主 | 2016-12-1 19:58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1 18:53
朗道的书花了你600多,这个我相信。若要说你都读明白了都掌握了,我不相信,那是不可能的事。 ...

你以为我跟你一样悠闲?
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胡口的!
天天研究这些空头理论,是要饿死人的。
当然了,只要我把这套书看懂(判断依据是笔试),你就包我们家2代吃黄梁,不可能的事,也可能会发生!考了20多年试了,再考一次又何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4
xukun977|  楼主 | 2016-12-1 20:18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1 19:02
你这段话,不正是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类比可以,然后就要抛开?
给中学生讲振动和波,必定先讲投石子入水 ...

给中学生讲,哪能用水波啊???水波机理超出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理解范围了都。


现在农村都用投影仪了,直接动画演示。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5
xukun977|  楼主 | 2016-12-1 20:27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1 19:02
你这段话,不正是印证了我前面所说:类比可以,然后就要抛开?
给中学生讲振动和波,必定先讲投石子入水 ...

你多次重复这个意思,我感觉太搞笑了。
你说这哪是类比,是霸王硬上弓啊!不能哪水来类比的也拽过来硬比,不管什么东西都哪水来比,那大学只学一个科目好了,名字叫<水>

建议看看信号系统教科书中的相似系统这一章,类比可不是乱比的!当然你又说40年前看过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6
xukun977|  楼主 | 2016-12-1 20:34 | 只看该作者
不能理解"水暖工"的,这类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天天抱着教材看!

教材和论文,写作特点是要严肃,准确地传递信息,所以一般严禁使用比喻或类比等写作手法!更多地使用判断句!

时间久了,这类人再一看生动活泼的学术书籍,感觉就是看童话故事一样,像是瞎胡闹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7
maychang| | 2016-12-2 13:30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1 20:18
给中学生讲,哪能用水波啊???水波机理超出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理解范围了都。

我当然知道水的表面波机理很复杂。但水的表面波也是波,具有所有波的通性。
向初中生介绍水波,无非因为水波是生活中可以目视见到的,而且是很常见的波。容易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用动画演示,未必直观。因为动画完全是人为造出来的。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8
maychang| | 2016-12-2 13:41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1 20:34
不能理解"水暖工"的,这类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天天抱着教材看!

教材和论文,写作特点是要严肃,准确地传 ...

这才是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
用水流、水的表面波来比拟,无非是这些现像直观而且常见,适合使初学者建立感性认识。但这些直观现像绝对不能使认识水平提高到新阶段。这些直观现像,用过之后就应该抛掉。
教材,初等教材一定用比拟,然后抛弃,进入高一层次。仍以中学物理为例,初中可以而且应该用水压比拟电压,到了高中就不能用水的压强来比拟电压,必须由做功定义。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49
xukun977|  楼主 | 2016-12-2 17:47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1 18:29
正是王竹溪先生关于温度定义的七八页讨论,我才知道了温度是什么。在开尔文之前,根本没有温度这么一个物 ...

你这看过那么多书,但是,只有看过老王的书,才能懂温度。。。

几句话一说,弄的你心痒痒,好奇心作怪,搞一本看看,看过大失所望。。。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0
xukun977|  楼主 | 2016-12-2 18:51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1 18:29
正是王竹溪先生关于温度定义的七八页讨论,我才知道了温度是什么。在开尔文之前,根本没有温度这么一个物 ...

这句话让人费解,感情是1848年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温度是啥?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1
maychang| | 2016-12-2 18:56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2 17:47
你这看过那么多书,但是,只有看过老王的书,才能懂温度。。。

几句话一说,弄的你心痒痒,好奇心作怪, ...

何必“大失所望”。
王竹溪先生是老一辈物理学家,我学习热力学时只有他编写过热力学教材,当然就只能读他的书。
从内容上说,当然不如现在的教材。但是,没有老一辈的工作,哪有现在这些教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2
maychang| | 2016-12-2 19:09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2 17:47
你这看过那么多书,但是,只有看过老王的书,才能懂温度。。。

几句话一说,弄的你心痒痒,好奇心作怪, ...

我还读过萨本栋编写的《大学物理学》。此书内容,连今天高中水平还不如,全书没有使用数学分析。
但要知道,此书是第一本中文的大学水平的物理教材。要知道那是1933年出版的书。当时很多现像、仪器等等连确定的中文译名都没有。例如现在我们所说的透镜,当时就没有统一的名称,到1935年才有“透镜”这个中文词。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3
maychang| | 2016-12-2 19:40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2 18:51
这句话让人费解,感情是1848年之前,人们还不知道温度是啥?

至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不清楚温度是什么,当时的中学物理教师绝大部分不清楚温度是什么。
到现在,我敢说,多一半中学物理教师不清楚温度是什么,更不用说本坛电工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4
xukun977|  楼主 | 2016-1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2 18:56
何必“大失所望”。
王竹溪先生是老一辈物理学家,我学习热力学时只有他编写过热力学教材,当然就只能读 ...

纯学术讨论,不聊感情的话,站在教材教材的角度看,这本书不咋地!本人还买过黄昆的几本书,(都是看网上吹的叮咚响才买的)。
这类书的共同特点是:读书笔记!也就是作者把别人原著中所谓的核心知识点摘抄下来,同时插入点自己论文。
这样形成的书,非常象论文!学生难以自学。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5
xukun977|  楼主 | 2016-12-2 19:47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2 19:40
至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不清楚温度是什么,当时的中学物理教师绝大部分不清楚温度是什么。
到现在,我敢 ...

那你就说说什么是温度吧,给大伙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让我猜的话,无非就是扯扯统计物理那点经典知识,年纪轻点的看书新,就是扯扯相对论和量子统计,还能往哪扯?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6
maychang| | 2016-12-2 19:48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2 19:42
纯学术讨论,不聊感情的话,站在教材教材的角度看,这本书不咋地!本人还买过黄昆的几本书,(都是看网上 ...

从历史角度看,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另外,基础课程的教材,也不应该要求有独一无二的内容。
吴大猷编写的教材,不知道你看过没有,也是这个样子。可吴大猷教出了拿诺贝尔奖的弟子。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7
xukun977|  楼主 | 2016-12-2 19:58 | 只看该作者
maychang 发表于 2016-12-2 19:48
从历史角度看,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另外,基础课程的教材,也不应该要求有独 ...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非就是国外资料难搞!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即便是现在,米国的电子技术文献,免费让我们看的,是50年前的!!!也就是说,1970年的文献,我们都很难看到,可能得花钱买!有的还不卖!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8
maychang| | 2016-12-2 20:03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2 19:47
那你就说说什么是温度吧,给大伙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让我猜的话,无非就是扯扯统计物理那点经典知识, ...

“那你就说说什么是温度吧,给大伙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王竹溪先生在教材里面用好几页篇幅讨论的概念,你让我在论坛里面扯扯?我办得到吗?就算照抄,也要好几页篇幅。如果再谈谈我的理解,不要十几页篇幅?
再说,有几个“大伙”想要“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59
maychang| | 2016-12-2 2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宗旨:你说“当电工做到"水暖工",就不得了了”,我认为那远远不够(可能HWM也是这个意思)。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0
maychang| | 2016-12-2 20:17 | 只看该作者
xukun977 发表于 2016-12-2 19:58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非就是国外资料难搞!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即便是现在,米国的电子技术文献,免费让 ...

你说的这些“电子技术文献”我不知道。但专利说明书立即可看(无论是否已经授权),这个我知道。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