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底,第一次中国单片机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标志着中国单片机事业的开始,至今刚好30周年。不仅如此,2016年也是图灵机诞生80周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70周年,8位微控制器MCS-48诞生40周年,是微控制器领域颇为值得回顾与纪念的一年。
值此中国单片机学会诞生30周年之际,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秘书长何小庆,协同北航出版社嵌入式系统分社,赶制了《中国单片机30年纪念文集》。中国单片机30年发展历史,历历在目,引人深思。与此同时,嵌入式系统联谊会荣幸地邀请到了这段历史的开拓者和见证者,以及高校和企业一线的专家,11月19日在北航一起回顾单片机发展的历史,并展望其未来。
中国早期单片机应用的倡导者 何立民教授
身为中国早期单片机应用的倡导者以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杂志的主编,何老对于微控制器的源头、历史与未来有着独到的见解。何老认为,从广义上讲,微控制器的源头是80年前图灵学者对计算的思考和探索。图灵学者们奠定了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图灵机的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硬件基础;一切皆可计算的算法研究,则开辟了现代计算机独立的软件开发进程。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体现了图灵机的灵魂,而微处理器则体现了图灵机的一个内核化实现,也是图灵机的终结形态。从图灵机模型诞生到现代计算机实用化的微处理器,经历了30多年的漫长历程。
中国早期单片机应用的倡导者何立民发言,联谊会秘书长何小庆主持会议
过去的30年,我们经历了从微控制器的启蒙时代,到传统电子的智能化改造时代、智能电子系统的创新时代,再到物联网应用的服务时代的变迁。物联网时代,是嵌入式系统技术成熟的时代;物联网时代,是嵌入式系统独立产业逐渐消失的时代;物联网时代,是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服务时代。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袁涛副教授
回忆起当年举办 “2001年嵌入式系统及单片机国际学术交流会暨产品展示会”的盛况,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袁涛仍然无限感慨。那个时候,全国各个学会都不大景气,而此次会议的参会人员却异常踊跃,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期,以至于不得不三易会议场地。据不完全统计,参会者近6000人,参展的国内外企业多达七十多家。一次学术会议,竟然有如此的盛况,也难怪北京电视台专门派记者来采访,进行了三次不同的报道,并且分别滚动四次播出。不得不说,那的确是嵌入式系统的辉煌年代!
清华大学袁涛副教授作报告
如今,获取信息的途径五花八门,自然很难再现这样不可思议的场景。不过,物联网时代给嵌入式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嵌入式系统从业者如果能携手把握机遇,一定会再创辉煌!
Motorola-清华大学单片机实验室创始人 邵贝贝教授
作为Motorola-清华大学单片机实验室的创始人,清华大学邵贝贝教授很早便与单片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单片机30年纪念文集》中收录了他10年前为纪念中国单片机20年撰写的**。会上邵老以其特有的风范生动地分享了自己的MCU三十年心路历程,30年的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
邵老的经历十分丰富,曾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后到清华大学任教,恰逢Motorola公司在中国建厂,并在清华设立了Motorola中心,邵老便成为Motorola-清华大学单片机实验室的创始人。至今,大学计划的经费从未停止,大学生车模竞赛已经做到第十一届。
邵老带领学生工作在科研第一线,除了与军方合作外,还涉及高铁、自动驾驶保护系统、集装箱检测等,这些项目都与单片机密切相关。在不断的实践中,邵老积累了丰富的软硬件开发经验,并且撰写和翻译了不少著作。2003年出版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为μC/OS-II在国内的推广以及嵌入式系统的迅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华大学邵贝贝教授作报告
邵老认为,技术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市场因素往往更关键,ARM公司能够一统天下,正是赢在营销模式上。他还强调,目前高校的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应尽可能对底层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北京大学微电子和软件学院嵌入式系 林金龙教授
随着集成电路以及IT技术的发展,整个单片机产业的结构、开发模式,以及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林金龙教授从开源硬件的角度,分析了开源硬件运动对MCU开发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开源软件发展迅速,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开源硬件的发展相对缓慢,直至2011年开源硬件协会成立,才正式发布了开源硬件的定义。开源硬件运动,基本上都是业余爱好者以及企业在推动,虽然不如开源软件运动那样成功,但是也在逐渐改变MCU的开发模式,改变着MCU的生态环境,使得MCU的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北京大学林金龙教授作报告
林教授分享了一些当下比较成功的开源硬件项目,包括开源的机器人、3D打印机以及开源的可穿戴设备,几乎覆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他也一再强调:目前,开源硬件虽然前景很好、关注度很高,不过由于尚未形成应用级的大规模的产品,因此它对整个产业的影响还处于初步阶段。
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市场经理 王朋朋
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市场经理王朋朋2004年进入飞利浦半导体,在MCU行业拥有12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她结合公司产品、软件以及生态系统近年来的发展,从工艺、封装、产品结构和外设、开发工具、软件开发环境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MCU的发展演变,并且分享了很多个人感悟。
MCU软件开发变化之大,甚至超越产品本身的变化。8位机时代,一人掌握所有软件,精通整个系统,用汇编或C语言直接操作底层硬件,代码量小,结构简单;而现在的ARM时代,软件开发严重依赖于供应商或者第三方提供的软件开发库,用户较少关心底层操作,更专注于上层应用开发,软件可移植性、可继承性增强,大幅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软件工作在整个系统中的比重也大幅增加。
恩智浦半王朋朋作报告
在ARM时代,生态系统的概念深入人心,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产品本身。ARM生态系统日益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其内核在32位MCU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8位MCU的市场份额依然很高,而且在持续增长。未来MCU发展的大方向是安全、可扩展,以及具有更高效的能耗,生态系统对MCU的推动力量也将越来越大。近几年,国内的创新型公司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王朋朋由衷地表示,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中国本土的MCU设计公司崛起!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公司MCU产品事业处总经理 邓禹 ?
2013年年底,兆易创新邓总参加过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的活动,当时GD32 MCU诞生不久,2013年的总出货量不过才几十万片。那个时候,对于GD32 MCU是否能够做起来,或许大家都心存疑问。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仅2016年的上半年,GD32 MCU的出货量就已经达到数千万片,发展非常迅速。
一家以FLASH 技术为基础做MCU的公司,短短几年内发展如此迅速,自然离不开其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兆易创新经过深入调研后,直接从ARM Cortex-M3内核切进入MCU市场,最大化原本在FLASH领域的优势,用心研制出高性能价格比的MCU。
兆易创新邓禹作报告
目前,兆易创新主要有10个系列,全部都是基于Cortex-M3的产品,最近刚刚发布了基于Cortex-M4内核的产品,接下来计划研发基于ARM最新发布的M23内核的产品,后续发展清晰可期。邓总坦言,高校的嵌入式教学与产业比较脱节,兆易创新去年已经与ARM签订了大学合作计划,日后会加大力度开展高校工作,推动嵌入式教学与嵌入式产业的紧密合作。
新唐科技微控制器应用事业群副总经理 林任烈?
新唐科技2008年从华邦分割成立,是单片机领域资深的台湾公司之一。新唐科技的林总是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的老朋友,此次专程来参会,并针对单片机未来的技术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新唐科技林任烈作报告
新唐科技的产品线既有传统的8051,也有M0、M4的产品。林总表示:目前来看,8位和32位MCU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增长,不过,32位MCU处于主流地位,增幅更大;物联网势必促进MCU的进一步发展,未来32位MCU的市场空间也会更大。从MCU技术来看,低功耗、安全性、模拟器件以及电源管理部分的整合,是未来要重点考量的因素。
林总强调,未来,单片机一定不会只是单纯的单片机,无论是硬件架构,还是软件开发平台,在今后的应用中都有创新的空间。
百家争鸣,只为嵌入式系统辉煌的明天
70多名与会者中,既有对单片机历史充满无限感慨的拓荒者,又有摸爬滚打闯下一片天地的创业者,也不乏刚刚步入嵌入式行业、对未来游移不定的新生代,他们经历了单片机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嵌入式行业拥有不同的见解和态度。在何立民、何小庆的主持下,与会者畅所欲言,热烈交流。王龙江、郑小龙、郭淳学、李朝青、周涛和彭建朝等人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即席发言,与会的每个人都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单片机界老前辈感慨发言
在此,向中国单片机事业的拓荒者,以及为推动中国单片机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的所有人致敬!当下,嵌入式系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希望嵌入式从业者携起手来,把握机遇,大展宏图,共同推动嵌入式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向各位前辈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