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电子元器件]

三极管放大电路问题(经典电路)

[复制链接]
楼主: SZECMIC
手机看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61
tuvw 发表于 2017-2-14 13:48
三极管 E和C互换,还是当成三极管用。只不过β值小了许多。一般讲,β值下降为原先的10%左右。

为什么这样 ...

那这样做不是正道呀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2
huangxz| | 2017-2-14 14:01 | 只看该作者

倒过来就对了.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3
huangxz| | 2017-2-14 14:06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4
wmgk666| | 2017-2-14 14:19 | 只看该作者
逗我们玩吗?你这个图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反了吧,射击接在电源上搞毛线。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5
wmgk666| | 2017-2-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hh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6
tuvw| | 2017-2-14 16:10 | 只看该作者
renxiaolin 发表于 2017-2-14 13:50
那这样做不是正道呀

"正道"的话,复合后的β值就太大了,可能不稳定。

反而不如C、E颠倒,β值小一点才好。

黑猫白猫捉住老鼠才是好猫。

正道旁道工作可靠才是好道!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7
tuvw| | 2017-2-14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king5555: "IR沒串联限流电阻,將造成电源电压降至1.5v左右可能影响单片机工作。"
即使IR沒串联限流电阻,也不会造成电源电压降至1.5v左右。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68
tuezhibang| | 2017-2-14 17:48 | 只看该作者
tuvw 发表于 2017-2-14 16:10
"正道"的话,复合后的β值就太大了,可能不稳定。

反而不如C、E颠倒,β值小一点才好。

放大倍数过大也只是带来饱和,为什么会不稳定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评论
captzs 2017-2-14 22:43 回复TA
对!开关电路速度应该快,为何放大倍数嫌大。 
69
tuezhibang| | 2017-2-14 17:51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第一个三极管根本就是烧掉了,集电极短路,搞了个上拉,让结果看起来更远。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0
SZECMIC|  楼主 | 2017-2-14 18:55 | 只看该作者
tuezhibang 发表于 2017-2-14 17:51
是不是第一个三极管根本就是烧掉了,集电极短路,搞了个上拉,让结果看起来更远。 ...

三极管没有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1
SZECMIC|  楼主 | 2017-2-14 18:57 | 只看该作者
wmgk666 发表于 2017-2-14 14:19
逗我们玩吗?你这个图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反了吧,射击接在电源上搞毛线。 ...

不是画反,实际应用是这样,效果很好;不明白工作原理,所以分享出来请教大家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2
Jack315| | 2017-2-14 20:50 | 只看该作者
【红外遥控器信号】
常见信号为矩形脉冲,载波频率在 36KHz~40KHz 左右,信号频率约为 1KHz 。

【分立元件电路】
从成本角度考虑,一般用单管 (NPN) 电路,三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
IRLED 串联在集电极,而其电流则由串联在发射极或集电极的电阻来设定。
(有为降低成本而省略此电阻的设计,与 LZ 的电路类似。)
红外通信的距离与发射器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接收器辐照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IRLED 的工作电流一般为几百毫安到一千多毫安,视通信距离要求而定。

LZ 的电路是否比上述电路有优越性不得而知,但从成本上来看双管电路不是好的选择。

【电池寿命】
一般来说,红外遥控器由电池供电。上述电路对于新电池,IRLED 电流较大;
而对于旧电池,IRLED 电流较小。另外一种电路则是 IRLED 由恒流源驱动
(成本上不适合分立元件)。这种电路只要电池电压能满足 MCU/IC 的工作电压范围,
并且恒流源能正常工作,都能保证满足规范的红外通信距离。

至于两种电路的电池寿命哪个寿命更长,并无确切的定论。因为对分立元件电路,
不会考虑恒流源驱动的选项;而集成电路也未看到有恒流源驱动的设计。
所以没人有动力去做这个比较实验。

LZ 如果是在 IC 设计中选择驱动电路(纯属猜测,若猜错请忽略此贴),
或可考虑(可程控的)恒流源驱动电路。但是如果这个电路不能(显著)延长电池寿命,
则应考虑上述分立元件的驱动电路 —— 这是现行红外驱动电路(成本最低)的选择。

【用户成本】
用户成本包括购买遥控器和电池的成本这两项。
设计的目标之一应该是使用户的成本降到最低。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3
tuvw| | 2017-2-15 08:52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4
lfc315| | 2017-2-15 11:56 | 只看该作者
实在太晕了,一帮人各说各的,而楼主就只有一个字:远;
看来楼主日常接触不到示波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5
鸟鸟| | 2017-2-15 12:38 | 只看该作者
广告贴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6
tuvw| | 2017-2-15 14:12 | 只看该作者
很现实的帖子。只是老旧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没讲到BJT集电极、发射极互换的结果,所以很多朋友感到不可理解而已。
老旧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害人真是至深!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7
laoxu| | 2017-2-16 05:02 | 只看该作者
此电路还有一个特点,不知LZ发现没有?

就是不加基极限流电阻,因为单片机IO口上拉驱动输出电流有限,在3V供电的情况下,输出电流更小,输出短路时仅几个ma, 直通连接能更将输出驱动功率发挥到最大。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8
SZECMIC|  楼主 | 2017-2-16 17:51 | 只看该作者
laoxu 发表于 2017-2-16 05:02
此电路还有一个特点,不知LZ发现没有?

就是不加基极限流电阻,因为单片机IO口上拉驱动输出电流有限,在3V ...

您的意见很好,谢谢!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79
kiton_law| | 2017-2-17 18:45 | 只看该作者
电路很简单,就是达林顿,只是Q1的CE反接而已,三极管CE反接一样有放大作用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80
tuvw| | 2017-2-17 20:06 | 只看该作者
三极管C、E反接放大作用不一样喽

电流放大倍数贝塔值大约降低为原值的10%

使用特权

评论回复
发新帖 我要提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