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Well,Well。 
 
Nothing is unlimited。 
 
Even a bird is subject to sky。 
 
如果CFB真的做到了很高的SR和带宽。 
 
那么其直流工作点必定无法被计算。 
 
事实上CFB压根不存在直流工作点。 
 
有无直流工作点是区分受限制型放大电路和非限制型放大电路的重要标志。 
 
如果没有或无法计算直流工作点,那么这个放大电路就是高速的,只受电源电压的限制。 
 
CFB没有电流元,只有唯一的电源电压的限制。 
 
CFB的直流工作点无法计算。 
 
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 
 
本大师早就看出来了。 
 
而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则是一无所知。 
 
也就是说。 
 
国产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都不知道提出计算CFB的直流工作点的问题。 
 
当然了也不能责怪国产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 
 
因为CFB就是无法计算直流工作点。 
 
所以以国产教科书及其受害者们不懂装懂的性格。 
 
自然它们永远也提不出CFB为何没有直流工作点的问题。 
 
而运放类的CFB的设计者。 
 
确实做到了1000G的CFB和很高的SR。  
 
其实主要的功劳归功于运放类的IC的面积很小,其内部的分布电容是用几个fP来形容的,与没有分布电容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分布电容极小,那么即使分立器件的晶体管,也依然可以做到很高的带宽和SR。 
 
当然了,运放IC的CFB其实主要是沾的内部分布电容非常小的光。 
 
而不是沾电流反馈的光。 
 
再次重申。 
 
CFB的直流工作点是无法被计算的。 
 
同时也是不存在的。 
 
但存在一个最大不可能超过的电流。 
 
事实上,CFB工作的时候,其内部的直流静态电流,是高速变化的。 
 
但对于输出的中点电压的影响几乎没有。 
 
因为直流中点电压的存在,是被大环路反馈所抑制。 
 
但内部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极大。 
 
因为CFB之类的不可能存在固定不变的直流工作点。 
 
但这也正是其能高速的原因。 
 
不存在或无法计算直流工作点就是高速运放的充分必要条件。 
 
完全不考虑直流工作点的电路。 
 
就是小信号的线性等效电路了。  
 
对于直流工作点考虑的越少,则越高速。 
 
所谓的VFB,因为有电流元,长尾电流元。 
 
所以直流工作点必定可以被计算同时几乎唯一的而且几乎不存在变化地存在着。 
 
这同时说明,一个明显存在直流工作点的VFB,必定就是低速的,但可以高精度。 
 
与CFB等不存在直流工作的放大电路相比。 
 
 |